萬語千言,須候陰消六
出自元代尹志平《鳳棲梧 和碧虛坦詞》:
至道幽微何處究。
妄想邪思,便是魔人{1~1}獸。
欲要三田苗長秀。
真常真靜真無朽。
五氣朝元真一湊。
萬語千言,須候陰消六。
今古迷人觀不透。
注釋參考
萬語千言
形容說的話很多。 宋 趙令畤 《蝶戀花》詞之三:“萬語千言都不管,蘭房跬步如天遠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六回:“我這一進屋子,料他正有萬語千言?!眳⒁姟?千言萬語 ”。
成語解釋許許多多的話語。萬語千言出處唐·鄭谷《燕》詩:“千言萬語無人會,又逐流鶯過短墻。”使用例句萬語千言句句該,都出在道德陰符外。★明·無名氏《李云卿》第三折陰消
(1).陽萎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公孫度傳》:“初, 恭 ( 公孫恭 )病陰消為閹人,劣弱不能治國?!?/p>
(2).暗暗地消失。 沙汀 《淘金記》十一:“自從同寡婦發(fā)生口角過后,他就一直沒有出街,這一方面是感覺得太難為情,一方面也幻想事情或許可以就此陰消下去。” 郭沫若 《反正前后》第二篇:“在那外面的反抗運動漸漸陰消下去的時候, 四川 人的猛烈的反抗熱,卻如像死火山復活的一樣,突然爆發(fā)起來了?!?/p>
尹志平名句,鳳棲梧 和碧虛坦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