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尋吾何能,無殊嗜昌歜
出自唐代韓愈《送無本師歸范陽(賈島初為浮屠,名無本)》:
無本于為文,身大不及膽。
吾嘗示之難,勇往無不敢。
蛟龍弄角牙,造次欲手?jǐn)垺?br>眾鬼囚大幽,下覷襲玄窞。
天陽熙四海,注視首不頷。
鯨鵬相摩窣,兩舉快一啖。
夫豈能必然,固已謝黯黮。
狂詞肆滂葩,低昂見舒慘。
奸窮怪變得,往往造平澹。
蜂蟬碎錦纈,綠池披菡萏。
芝英擢荒榛,孤翮起連菼。
家住幽都遠(yuǎn),未識氣先感。
來尋吾何能,無殊嗜昌歜。
始見洛陽春,桃枝綴紅糝。
遂來長安里,時(shí)卦轉(zhuǎn)習(xí)坎。
老懶無斗心,久不事鉛槧。
欲以金帛酬,舉室常V 頷。
念當(dāng)委我去,雪霜刻以憯。
獰飆攪空衢,天地與頓撼。
勉率吐歌詩,慰女別后覽。
注釋參考
無殊
無殊 (wúshū) 沒有特別之處 have no difference昌歜
(1)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又稱昌菹。昌,通“ 菖 ”。古以饗他國之來使,以示優(yōu)禮。
(2)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又稱昌菹。昌,通“ 菖 ”。傳說 周文王 嗜昌歜, 孔子 慕 文王 而食之以取味。后以指前賢所嗜之物。 唐 韓愈 《送無本師歸范陽》詩:“來尋吾何能?無殊嗜昌歜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郢州孟亭記》:“既慕其名,亦覩其貌,蓋 仲尼 思 文王 ,則嗜昌歜?!?宋 蘇軾 《仁宗皇帝御飛白記》:“存昌歜以追嗜好,不若因褒貶以想見其所與之人?!?宋 陸游 《夜坐觀小兒作擬毛詩欣然有賦》:“即今見汝尚懽欣,此癖真同嗜昌歜?!?/p>
(3).菖蒲根的腌制品。又稱昌菹。昌,通“ 菖 ”。端午節(jié)有食菖蒲菹與飲菖蒲酒之俗。 宋 范成大 《代兒童作端午貼門詩》之三:“黍筒小費(fèi)名田課,昌歜多浮樂圣杯?!?清 宮鴻歷 《長安午日》詩:“綵結(jié)靈符聊辟鬼,盤堆昌歜故愁吾。”
韓愈名句,送無本師歸范陽(賈島初為浮屠,名無本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