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徐凝《寄白司馬》
三條九陌花時(shí)節(jié),萬戶千車看牡丹。
爭遣江州白司馬,五年風(fēng)景憶長安。
注釋參考
司馬
司馬 (sīmǎ) 古代官名,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。漢大將軍、將軍、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,專掌兵事。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,位在別駕、長史之下,掌兵事,或位置貶謫及閑散官員 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 座中泣下誰最多,江州司馬青衫濕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姓 surname風(fēng)景
風(fēng)景 (fēngjǐng) 供觀賞的自然風(fēng)光、景物 landscape;scene;scenery;sight;views 風(fēng)景秀麗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(shí)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(shí)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徐凝名句,寄白司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滄江長發(fā)夢,紫陌久慚行。作者:喻坦之作品:陳情獻(xiàn)中丞
- 是時(shí)禾黍登,充積遍都鄙作者:趙孟頫作品: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一百五日風(fēng)雨急,斜飄細(xì)濕春郊衣作者:梅堯臣作品: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
- 短發(fā)千方誤,中年萬里心
- 喪亂既平,既安且寧,雖有兄弟,不如友生
- 小榼二升酒,新簟六尺床。
- 起來推窗無一物,海潮打入齊山窟作者:楊萬里作品:秋浦登舟,阻風(fēng)泊池口
- 何年留妙蹟,真賞日云疏作者:宋庠作品:次韻和吳侍郎錄夢英書
- 為生豈不幸,萍藻庶可翳作者:蔡襄作品:四月八日西湖觀民放生
- 只今馀白發(fā),何以報(bào)青春作者:曾幾作品:次韻陳魯山正字社日同游西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