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之者不如行之者,行之者不如安之者。
出自隋代 王通《中說·卷六·禮樂篇》:
摘自《中說·卷六·禮樂篇》
解釋:知道的不如行動的,行動的不如安于天命的。
原文摘要:
之夏?!标愂亓顒窭粝⒁?。董常聞之曰:“吾知夫子行國矣,未嘗虛行也。”賈瓊事楚公,困讒而歸。以告子。子曰:“瓊,汝將閉門卻掃歟?不知緘口而內(nèi)修也?!杯偽催_古人之意焉。仲長子光曰:“在險而運奇,不若宅平而無為?!蔽闹凶右詾橹?。文中子曰:“其名彌消,其德彌長;其身彌退,其道彌進,此人其知之矣?!弊釉唬骸?span style="color:#c50917;">知之者不如行之者,行之者不如安之者。”仲長子光字不曜,董常字履常。子曰:“稱德矣?!弊又宓芸?,字無功。子曰:“字,朋友之職也。神人無功,非爾所宜也?!背C?。季弟名靜,薛收字之曰保名。子聞之曰:“薛生善字矣。靜能保名,有稱有誡。薛生于是乎可與友也?!?/p>
注釋參考
之者
唐 宋 時習語,相當于“之人”、“之物”。 唐 范攄 《云溪友議》卷下:“乃作《劉弘傳》,雕印數(shù)千本,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燒煉之者?!薄抖鼗妥兾募さo園因由記》:“非但此金,世間一切伏藏未出之者,我能盡見。”《景德傳燈錄·司空山本凈禪師》:“即是求見聞覺知之者,非是求道之人。”
不如
不如 (bùrú)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說的 not up to;inferior to 天時不如地利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 自以為不如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》王通名句,中說·卷六·禮樂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