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遂因依,清涼逼炎酷
出自宋代鄭剛中《盜焚浦江龍德寺經(jīng)藏與卷軸化為玉諸葛亮公談》:
盜火陳蘭若,一燎無馀屋。
獨此龍宮書,入火變?yōu)橛瘛?br>琤然斷甓中,幖帙猶可目。
眾謂有哲匠,秘愿發(fā)心腹。
提斧入昆山,雕鐫作奇福。
不然紙墨灰,委地安可觸。
或謂刻楮者,一葉尚難速。
誰能俄頃間,就此千萬軸。
事無產(chǎn)階級一切法,萬物皆具足。
法存形豈忘,法壞形乃覆。
彼既自斷壞,智者莫能續(xù)。
是書佛所傳,法性妙含蓄。
無盡如虛空,生滅自興伏。
貞嘗無動搖,堅固莫摧辱。
文字遂因依,清涼逼炎酷。
吾文稽儒書,如彼莊周屬。
亦謂忠信人,水火不能毒。
矧此微妙語,天人共歸宿。
豈容輕破壞,一概隨土木。
想當妖焰燃,人驚鬼神哭。
煙消火力寒,撥灰開韞匵。
告爾緇衣流,營個愈宜篤。
當求瑯玕類,刳以函其牘。
鐵謖字畫泯,不可事觀讀。
目擊道猶存,況復(fù)具輸轂。
注釋參考
文字
文字 (wénzì) 記錄語言的符號,如漢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后,在“瑯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characters;script 倉頡之初作書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后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——《說文解字敘》 文章;作文 writing 文字通順 語言的書面形式,如漢文、俄文 written language 文書;公文 documents 行文字 密信 secret letter 得此文字因依
(1).倚傍;依托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詩之八:“迴風吹四壁,寒鳥相因依?!?宋 辛棄疾 《新荷葉·和趙德莊韻》詞:“南云雁少,錦書無箇因依。” 沉鈞儒 《挽張仲仁先生》詩:“還童乏術(shù)竟長眠,慟失因依五十年?!?/p>
(2).原因;原委。 宋 蘇軾 《辨題詩札子》:“臣今省憶此詩,自有因依,合具陳述?!薄端疂G傳》第二二回:“ 唐牛兒 告道:‘小人不知前后因依?!?/p>
(3).辦法?!抖鼗妥兾募ぞS摩詰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未委作何計較,令水體而再復(fù)本源;不知有甚因依,遣池內(nèi)之水卻令清浄?”
清涼
清涼 (qīngliáng) 涼而使人清爽的 cool and refreshing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炎酷
盛暑;酷熱。 唐 左牢 《蟬蛻賦》:“於以警素秋,於以戒炎酷?!薄度龂萘x》第八八回:“南方之地,分外炎酷,軍馬衣甲,皆穿不得。”
鄭剛中名句,盜焚浦江龍德寺經(jīng)藏與卷軸化為玉諸葛亮公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豹壁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