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幾《自號在家衲子》:
絕勝人間萬戶侯,不稱俗士不緇流。
又隨拄杖去行腳,未辦把茅來蓋頭。
但使宗風(fēng)嗣龐蘊(yùn),誰能佛事覺裴休。
只應(yīng)除卻閒名字,一聽人呼作馬牛。
注釋參考
除卻
除卻 (chúquè) 除去;除掉 nothing but 曾經(jīng)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。——元稹《離思》名字
名字 (míngzi) name 人的稱號。古人不僅有“名”,而且有“字”。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個(gè)月后由父親命“名”,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,并取“字”;女子十五歲許嫁,舉行笄禮,并取“字” 事物的名稱 一所學(xué)校的名字一聽
(1).一一傾聽?!俄n非子·八經(jīng)》:“下君盡己之能,中君盡人之力,上君盡人之智。是以事至而結(jié)智,一聽而公會?!?陳奇猷 集釋:“《內(nèi)儲説上篇》‘一聽’節(jié): 齊湣王 聽竽,好一一聽之。是一聽,即一一聽之。一一聽之者,謂分離各言事者而聽其各別之言,蓋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?!?/p>
(2).初聽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冬緒羈懷》詩:“一聽春鶯喧,再視秋鴻沒?!?宋 蘇軾 《南堂》詩之三:“一聽南堂新瓦響,似聞東塢小荷香?!?/p>
(3).完全聽?wèi){?!杜f五代史·梁書·末帝紀(jì)下》:“如愿出家受戒者,皆須赴闕比試藝業(yè)施行,愿歸俗者一聽自便?!?梁啟超 《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》:“無國會而一聽現(xiàn)政府之實(shí)行姿虐,不負(fù)責(zé)任,則有死無生,其勢已洞若觀火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今姑且寄奉,可用與否,一聽酌定?!?/p>
(4).指完全聽信?!度龂萘x》第四四回:“今 曹操 驅(qū)眾南侵,和與戰(zhàn)二策,主公不能決,一聽於將軍。”
馬牛
(1).馬和牛?!稌べM(fèi)誓》:“無敢寇攘,踰垣墻,竊馬牛。” 唐 韓愈 《獲麟解》:“然麟之為物,不畜於家,不恒有於天下,其為形也不類,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?!?/p>
(2).牛馬。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驅(qū)使從事艱苦勞動的人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仇大娘》:“尊堂病廢,不能理家人生產(chǎn);弟坐食,一無所操作,賢夫婦何為作馬牛哉!” 蔣智由 《有感》詩:“凄涼讀盡 zhi{1|1}那 史,幾箇男兒非馬牛!”
曾幾名句,自號在家衲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