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清之《再和》:
青藜不解支腳力,機(jī)杼微聞隔林織。
暗香來處窮幽棲,蹇驢崎嶇牛喘息。
山中欲訪隱君子,等閑未許李邕識(shí)。
同盟頗笑五大夫,晚節(jié)污秦有慚色。
摩挱寒玉古苔蘚,從渠喚作荊山石。
雪中素隱非行怪,自是花間著不得。
直須謫仙蘇二來,溪藤快掃如鴻墨。
注釋參考
摩挱
同“ 摩挲 ”。 沙汀 《淘金記》二十:“她沉默下來,欣賞似地摩挱著手里的茶壺。”
寒玉
(1).玉石。玉質(zhì)清涼,故稱。 唐 白居易 《苦熱中寄舒員外》詩:“藤牀鋪晚雪,角枕截寒玉?!?/p>
(2).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,如水、月、竹等。 唐 李群玉 《引水行》:“一條寒玉走秋泉,引出深蘿洞口煙?!?唐 李賀 《江南弄》詩:“ 吳 歈 越 吟未終曲,江上團(tuán)團(tuán)帖寒玉。” 宋 呂渭老 《念奴嬌·贈(zèng)希文寵姬》詞:“暮云收盡,霽霞明高擁一輪寒玉?!?唐 雍陶 《韋處士郊居》詩:“門外晚晴秋色老,萬條寒玉一溪煙?!?/p>
(3).比喻容貌清俊。 前蜀 貫休 《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》詩:“儀冠凝寒玉,端居似沃洲?!?/p>
苔蘚
苔蘚 (táixiǎn) 蘚(蘚綱的植物的俗稱) moss 如苔蘚然?!缎煜伎陀斡洝び吸S山記》喚作
叫做,稱做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二四:“將他《儒行》篇,喚作賊盜律?!?宋 楊萬里 《聽雨》詩:“昨夜茅檐疏雨作,夢(mèng)中喚作打篷聲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過了北 河南路 口的上??偵虝?huì)以西的一段,俗名喚作‘ 鐵馬路 ’,是行駛內(nèi)河的小火輪的匯集處?!?/p>
荊山
(1).山名。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。 漳水 發(fā)源于此。山有 抱玉巖 ,傳為 楚 人 卞和 得璞處?!稌び碡暋罚骸皩?dǎo) 嶓冢 ,至于 荊山 ?!?孔 傳:“ 荊山 在 荊州 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《禹貢》:‘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?!w即 荊山 之稱,而制州名矣。故 楚 也。”
(2).山名。在今 陜西省 富平縣 西南。相傳 禹 鑄鼎于此?!稌び碡暋罚骸皩?dǎo) 岍 及 岐 ,至于 荊山 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《地理志》云:《禹貢》北條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縣 南。”《后漢書·郡國志一·馮翊》 劉昭 注引 晉 皇甫謐 《帝王世紀(jì)》:“ 禹 鑄鼎於 荊山 ,在 馮翊 懷德 之南,今其下﹝有﹞ 荊渠 也。”
(3).山名。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閿鄉(xiāng) 南。相傳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于此。亦名 覆釜山 ?!妒酚洝し舛U書》:“ 黃帝 采 首山 銅,鑄鼎於 荊山 下?!?/p>
(4).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懷遠(yuǎn)縣 西南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淮水》:“《郡國志》曰:‘ 平阿縣 有 當(dāng)涂山 , 淮 出于 荊山 之左, 當(dāng)涂 之右,奔流二山之間,西揚(yáng)濤北注之?!薄顿Y治通鑒·后周世宗顯德四年》:“帝馳至 荊山洪 ,距 趙步 二百餘里?!?胡三省 注:“ 荊山 在 濠州 鐘離縣 西八十三里,即 梁武帝 筑堰之地,今 懷遠(yuǎn)軍 正治 荊山 。”
鄭清之名句,再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