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東山即事》:
西風(fēng)卷宿祲,天高近重陽。
閣虛自沆瀣,塔靜能瑯珰。
幽花多素英,儂香奪春芳。
老木未黃落,繁陰生夏涼。
棋雋決楚漢,杯壯迷彭傷。
醉帽信孟鼓,歸鞭忘葛強(qiáng)。
萬事貴適意,誰能扣蒼蒼。
注釋參考
沆瀣
沆瀣 (hàngxiè) 夜間的水氣,露水 evening mist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?!抉R相如《大人賦》瑯珰
亦作“ 瑯當(dāng) ”。亦作“瑯鐺”。1.用鐵鏈鎖人。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以鐵鎖瑯當(dāng)其頸,傳詣鐘官?!?顏師古 注:“瑯當(dāng),長鏁也?!?王先謙 補(bǔ)注:“以鐵鎖瑯當(dāng)其頸,猶言以鐵鎖鎖其頸耳?!薄稘h書·西域傳上·罽賓國》:“ 陰末赴 鎖瑯當(dāng) 德 ( 趙德 ),殺副已下七十餘人。” 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漢書十五》:“瑯當(dāng)上本無鎖字,乃后人誤取注文加之也。古者以鐵連環(huán)係罪人謂之瑯當(dāng)?!?/p>
(2).指人帶上鐐銬。 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乙志·何村公案》:“白日見數(shù)人驅(qū)一囚,杻械瑯璫至階下?!?鄒韜奮 《抗戰(zhàn)以來》五十:“他們動手,我就瑯鐺入獄?!?/p>
(3).指鈴鐸。 唐 杜甫 《大云寺贊公房》詩:“夜深殿突兀,風(fēng)動金瑯璫?!?仇兆鰲 注:“今殿塔皆有之,一曰殿角懸鈴,其聲瑯璫……此詩所用,當(dāng)指鈴鐸?!?宋 蘇軾 《獄中寄子由》詩:“柏臺霜?dú)庖蛊嗥啵L(fēng)動瑯璫月向低?!?/p>
(4).比喻鈴狀物。 唐 唐彥謙 《詠葡萄》:“滿架高撐紫絡(luò)索,一枝斜嚲金瑯璫?!?/p>
(5).象聲詞。 唐 李賀 《榮華樂》詩:“金蟾呀呀蘭燭香,軍裝武妓聲瑯璫?!?宋 蘇軾 《舟中聽大ren{1~1}彈琴》詩:“風(fēng)松瀑布已清絶,更愛玉珮聲瑯璫?!?/p>
(6).猶郎當(dāng)。潦倒貌。 宋 文天祥 《至揚(yáng)州》詩:“此廟何神 三十郎 ,問郎行客忒瑯璫?!?/p>
洪咨夔名句,東山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合成之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