朅來游紺宇,歷玩同逡巡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原甫同鄰幾過相國(guó)寺凈土院因觀楊惠之塑吳》:
青槐夾馳道,方轡下麒麟。
朅來游紺宇,歷玩同逡巡。
吳畫與楊塑,在昔稱絕倫。
深殿留舊跡,鮮逢真賞人。
一見如宿遇,舉袂自拂塵。
金碧發(fā)光彩,物象生精神。
歲月雖已深,奇妙不愧新。
驚嗟豈無意,振播還有因。
乃知至精手,安得久晦堙。
二僧感識(shí)別,請(qǐng)以己藝陳。
或彈中散曲,或出丞相真。
覽古仍獲今,未枉停車輪。
注釋參考
朅來
(1).猶言去。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回志朅來從玄諆,獲我所求夫何思!” 李賢 注:“朅,去也?!?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》詩:“朅來游 嵩 峯,羽客何雙雙?!?唐 李涉 《春山三朅來》詩之一:“釣魚朅來春日暖,沿溪不厭舟行緩?!?宋 蘇軾 《朱壽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》詩:“ 長(zhǎng)陵 朅來見大姊, 仲孺 豈意逢將軍?” 清 顧炎武 《張隱君元明于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》詩:“朅來未得從 黃石 ,老至先思伴 赤松 ?!?/p>
(2).猶言來。歸來;來到?!段倪x·陸機(jī)<吊魏武帝文>》:“詠歸涂以反旆,登 崤 澠 而朅來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朅來,言歸去來也?!?唐 張九齡 《歲初登高安南樓言懷》詩:“朅來 彭蠡 澤,載經(jīng) 敷淺原 。” 宋 辛棄疾 《念奴嬌·戲贈(zèng)善作墨梅者》詞:“疑是花神,朅來人世,占得佳名久?!?清 汪士鋐 《陳滄洲太守出瘞鶴銘于江中以拓本見示作歌記之》:“朅來江邊問遺碣,太息墨寶存空亭?!?/p>
(3).猶言爾來或爾時(shí)以來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行經(jīng)孫氏陵》詩:“朅來已永久,年代曖微微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韋道安》詩:“朅來事儒術(shù),十載所能逞?!?宋 蘇軾 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》詩:“朅來東游慕人爵,棄去舊學(xué)從兒嬉。” 清 嵇曾筠 《五臺(tái)山》詩:“朅來幸得公務(wù)閒,閒情暫寄水石間?!?梁?jiǎn)⒊?《愛國(guó)歌》之三:“君不見朅來 歐 北天驕驟進(jìn)化,寧谷久扃吾文明。”
(4).助詞。 晉 張協(xié) 《雜詩》之六:“朅來戒不虞,挺轡越飛岑?!?唐 陳子昂 《感遇》詩之三十:“朅來豪游子,勢(shì)利禍之門?!?宋 蘇軾 《次韻周開祖長(zhǎng)官見寄》:“朅來 震澤 都如夢(mèng),只有 苕溪 可倚樓?!?/p>
(5).何來。朅,通“ 曷 ”?!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》:“回車朅來兮,絶道 不周 ,會(huì)食 幽都 。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秋胡行》:“高節(jié)難久淹,朅來空復(fù)辭?!?宋 陳與義 《衡山道中》詩之三:“朅來巖谷游,卻在浮云外?”
(6).何不來。朅,通“ 盍 ”。 唐 李商隱 《井泥》詩:“我欲秉鈞者,朅來與我偕?” 宋 樂雷發(fā) 《烏烏歌》:“朅來相就飲斗酒,聽我仰天歌烏烏!”
紺宇
即紺園。佛寺之別稱。 唐 王勃 《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》:“朱軒夕朗,似游明月之宮;紺宇晨融,若對(duì)流霞之闕。” 宋 歐陽修 《廣愛寺》詩:“都人布金地,紺宇巋然存?!?清 姚鼐 《重宿幽棲寺》詩:“紺宇中臨千嶂小,黃梅旁出一枝尊。”參見“ 紺園 ”。
逡巡
逡巡 (qūnxún) 因?yàn)橛兴檻]而徘徊不前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逡巡而不敢進(jìn)?!獫h· 賈誼《新書·過秦論上》 大閹亦逡巡畏義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逡巡不前。 舅犯謝罪,逡巡河上。——《三國(guó)演義》 一剎那 in an instant 雁翎金甲逡巡得,鉤引徐寧大解危。——《水滸傳》 時(shí)光消失 time flows away 逡巡過了一年,當(dāng)年是正月初一日。——《喻世明言》梅堯臣名句,和原甫同鄰幾過相國(guó)寺凈土院因觀楊惠之塑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