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彌遜《和判宗展缽之作》:
公子曾修凈飯因,齋魚(yú)聲里司前身。
累觴肯緩持螯手,一缽不勞行炙人。
對(duì)鏡禪心秋澗月,放懷俗慮曉江塵。
渺茫漫笑神仙事,何用金盤薦擗麟。
注釋參考
公子
公子 (gōngzǐ) 古代稱諸侯的兒子或女兒,后來(lái)稱豪門世家的兒子,也用來(lái)尊稱別人的兒子 son of a high official 大公子 公子為人,仁而下士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里司
指里長(zhǎng)?!读簳?shū)·安成康王秀傳》:“及至州,聞前刺史取徵士 陶潛 曾孫為里司。 秀 嘆曰:‘ 陶潛 之德,豈可不及后世!’即日辟為西曹?!薄赌鲜贰り惣o(jì)上·武帝》:“﹝ 陳霸先 ﹞初仕鄉(xiāng)為里司?!?于省吾 《雙劍誃諸子新證·管子二》“擇其賢民使為里君”:“是可證里君職務(wù)之崇要,決非管五十家之里司也?!眳⒁?jiàn)“ 里長(zhǎng) ”。
前身
前身 (qiánshēn) 佛教用語(yǔ)。指輪回前的生命 prelife 事物的上一個(gè)狀態(tài) predecessor李彌遜名句,和判宗展缽之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