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劉禹錫《平蔡州三首》:
蔡州面城中眾心面死,妖星面夜落照壕水。
漢家飛將下天來,馬箠一揮門洞開。
賊徒崩騰望旗拜,有若群蟄驚春雷。
狂童面縛登檻車,太白夭矯垂捷面。
相公從容來鎮(zhèn)撫,常侍郊迎負文弩。
四人歸業(yè)閭里間,小兒跳浪健兒舞。
汝南晨雞喔喔鳴,城頭鼓角音和平。
路傍老人憶舊事,相與感激皆涕零。
老人收泣前致辭,官軍入城人不知。
忽驚元和十二載,重見天寶承平時。
九衢車馬渾渾流,使臣來獻淮西囚。
四夷聞風失匕箸,天子受賀登高樓。
妖童擢發(fā)不足數(shù),血污城西一抔土。
南峰無火楚澤間,夜行不鎖穆陵關。
策勛禮畢天下泰,猛士按劍看恒山。
注釋參考
狂童
(1).輕狂頑劣的少年?!对姟む嶏L·褰裳》:“狂童之狂也且?!?孔穎達 疏:“狂童,謂狂頑之童稚?!?朱熹 集傳:“狂童猶狂且,狡童也。” 清 宋犖 《<明遺民詩>序》:“豈能使狂童怨女,放士鮮民,皆奏清廟之音?!?/p>
(2).指狂悖作亂的人。童,奴才。此為鄙稱。 唐 韓愈 《送張道士序》:“臣有平賊策,狂童不難治?!?唐 韓偓 《亂后卻至近甸有感》詩:“狂童容易犯 金門 ,比屋齊人作旅魂?!?/p>
面縛
[with one's hands tied behind one's back] 兩手反綁
面縛西都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面縛兩降將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詳細解釋雙手反綁于背而面向前。古代用以表示投降。《左傳·襄公十八年》:“乃弛弓而自后縛之。其右 具丙 亦舍兵而縛 郭最 ,皆衿申面縛,坐于中軍之鼓下?!?楊伯峻 注:“面縛,即自后縛之?!薄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?周武王 伐 紂 克 殷 ,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,肉袒面縛,左牽羊,右把茅,膝行而前以告?!?司馬貞 索隱:“面縛者,縛手于背而面向前也?!?唐 柳宗元 《為裴中丞伐黃賊轉牒》:“謂宜投戈頓顙,面縛乞身?!?元 尚仲賢 《單鞭奪槊》第一折:“你既肯面縛歸降,我也須降階接待。” 嚴復 《原強續(xù)篇》:“是何異驅四百兆之赤子,繫頸面縛以與其仇,以求旦夕之喘息?!眳⒁姟?面縛輿櫬 ”。
檻車
[enclosed prisoners' van used in andient China] 囚車
檻車送元濟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》
詳細解釋用柵欄封閉的車。用于囚禁犯人或裝載猛獸?!妒酚洝り愗┫嗍兰摇罚骸?噲 受詔,即反接載檻車,傳詣 長安 ?!?漢 揚雄 《長楊賦序》:“張羅罔罝罘,捕熊羆豪豬,虎豹狖玃,狐兔麋鹿,載以檻車,輸 長楊 射熊館?!?唐 劉禹錫 《三閣詞》詩之四:“三人出眢井,一身登檻車?!?清 錢謙益 《通奉大夫湖廣布政司左布政使王公墓碑》:“ 蜀 之爭功者,至於飛章抵讕,檻車逮繫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