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下滿生書帶草,胸中宜吐筆頭花
出自宋代王炎《次韻楊秘監(jiān)館中留題》:
把杯方喜挹流霞,照眼驪珠重拜嘉。
庭下滿生書帶草,胸中宜吐筆頭花。
敢言策足樊賢躅,獨(dú)幸游心泳圣涯。
誰謂蓬萊云氣遠(yuǎn),此中清閟即仙家。
紅塵飛不到壺天,風(fēng)月幽懷屬老仙。
自笑枯腸無好語,且呼黃奶曲肱眠。
注釋參考
書帶草
草名。葉長而極其堅韌,相傳漢鄭玄門下取以束書,故名。《后漢書.郡國志四》"東萊郡"劉昭注引晉伏琛《三齊記》:"鄭玄教授不其山﹐山下生草大如?﹐葉長一尺余﹐堅刄異常﹐土人名曰康成書帶。"胸中
心中。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(tài)。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胸中正,則眸子瞭焉;胸中不正,則眸子眊焉。”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,內(nèi)度其士卒賢不肖,不待兩軍相當(dāng)而勝敗存亡之機(jī)固已形於胸中矣?!?明 王守仁 《泛?!吩姡骸半U夷原不滯胸中,何異浮云過太空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澳樕弦粓F(tuán)正氣,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?!?/p>
筆頭
(1).筆上用以書寫的部分。 唐 杜牧 《池州清溪》詩:“何物賴君千遍洗,筆頭塵土漸無痕?!?宋 楊萬里 《新路店道中》詩:“染得筆頭生五色,急將描取入詩筒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七五回:“順手拿起一枝筆……拔去筆套一看,卻又是沒有筆頭的?!?/p>
(2).謂寫作。 唐 陸馀慶 子《嘲父》詩:“ 陸?zhàn)N慶 ,筆頭無力觜頭硬,一朝受辭訟,十日判不竟?!?宋 朱淑真 《讀史》詩:“筆頭去取萬千端,后世遭它恣意瞞。”
(3).指書面。 王西彥 《病人》:“我們在筆頭上和口頭上,不是總愛高呼文化下鄉(xiāng)嗎?”
王炎名句,次韻楊秘監(jiān)館中留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母是了翁孫,身為寄庵適作者:王遂作品:送李兄謁揚(yáng)州帥
- 明朝冠蓋蔚相望,共扈翠輦朝宣光
- 可是吾儂咨嗟休,濤江春色遠(yuǎn)含羞作者:晁說之作品:謝仲長通判朝議兄惠顧渚茶
- 風(fēng)為裳,水為佩。作者:李賀作品:蘇小小歌 / 蘇小小墓
- 追念父師恩重,恨年華、暗隨流水作者:朱思本作品:水龍吟 送閔道錄醮玉隆竣事歸東湖
- 碧草垂低岸,東風(fēng)起細(xì)波
- 大圣不可作,立言百代尊
- 地閉修莖孤,林振余籜翻。作者:溫庭筠作品:春盡與友人入裴氏林探漁竿
- 樂莫樂良朋,同胞瀛海內(nèi)作者:魏了翁作品:約客十有二人汎舟東山分韻得大字
- 應(yīng)憐春色濃於酒,醉得園花睡不醒作者:李曾伯作品:阮梅峰舉似題高沙郡圃醉醒亭絕句因繼元韻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