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魚淡然自樂,釣清名、空在絲綸
出自宋代張炎《聲聲慢(賦漁隱)》:
門當竹徑,鷺管苔磯,煙波自有閑人。
棹入孤村,落照正滿寒汀。
桃花遠迷洞口,想如今、方信無秦。
醉夢醒,向滄浪容與,凈濯蘭纓。
欸乃一聲歸去,對筆床茶灶,寄傲幽情。
雨笠風蓑,古意謾說玄真。
知魚淡然自樂,釣清名、空在絲綸。
笑未已,笑嚴陵、還笑渭濱。
注釋參考
淡然
淡然 (dànrán) 漫不經(jīng)心,毫不在意的樣子 indifferently;coldly 淡然處之清名
(1).清美的聲譽。《漢書·儒林傳·施讎》:“ 魯伯 授 太山 毛莫如 少路 、 瑯玡 邴丹 曼容 ,著清名?!薄峨`釋·漢孫叔敖碑》:“廉吏而可為者,當時有清名?!?宋 蘇軾 《次韻王滁州見寄》:“笑捐浮利一雞肋,多取清名幾熊掌。” 曲波 《林海雪原》十一:“那你們搜好啦,為什么平白無故污損貧道的清名?”
(2).指有清美聲譽的人。
絲綸
(1).《禮記·緇衣》:“王言如絲,其出如綸。” 孔穎達 疏:“王言初出,微細如絲,及其出行於外,言更漸大,如似綸也?!焙笠蚍Q帝王詔書為“絲綸”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詔策》:“《記》稱絲綸,所以應(yīng)接羣后。” 唐 楊炯 《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》:“虔奉絲綸,躬親政事?!?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折齒》:“奉絲綸來報里閻,訪賢才作楫濟艱?!?/p>
(2).釣絲。 唐 無名氏 《漁父》詞:“料理絲綸欲放船,江頭明月向人圓?!?宋 張先 《滿庭芳》詞:“金鉤細,絲綸慢捲,牽動一潭星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官媒議婚》:“笑滿船空載明月,下絲綸不愁無處。” 胡惠生 《贈王亦梅》詩:“ 西湖 風景好,何日理絲綸?!?/p>
(3).即絲。粗于絲者為綸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車渠椀賦》:“緼絲綸以肆采,藻繁布以相追。”
張炎名句,聲聲慢(賦漁隱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