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連趺坐通身飯,一飽分明百不憂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虛禪人發(fā)心丐田》:
虛廓襟懷作丐游,機緣處處定相投。
開田大義聊舒手,得意忘言暗點頭。
白牯耕回山月曉,金刀煎斷野云秋。
長連趺坐通身飯,一飽分明百不憂。
注釋參考
趺坐
(1).盤腿端坐。 唐 王維 《登辨覺寺》詩:“輭草承趺坐,長松響梵聲?!?宋 費袞 《梁谿漫志·閑樂異事》:“迨夜入寢,有婢 杏香 奔告諸子曰:‘殿院咳逆不止若疾狀?!T子亟走,至,則已趺坐,而一足猶未上,命其子為收之,纔畢而終?!?明 何景明 《明紹興府同知致仕進階朝列大夫陶公行狀》:“嘗讀書 南禪寺 ,閉門誦習,趺坐中夜。” 沉鈞儒 《趺坐》詩:“舉世囂囂我適靜,棕床趺坐作心觀?!眳⒁姟?趺跏 ”。
(2).見“ 趺座 ”。
通身
(1).全身;渾身?!蛾悤じ咦婕o下》:“仙人見於 羅浮山 小石樓,長三丈所,通身潔白,衣服楚麗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辭婚》:“聽了使君之言,不覺通身汗下?!?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她通身黑色。旗袍鑲著銀灰色的花邊。”
(2).整個物體。《北史·穆觀傳》:“ 明元 親臨其喪,悲動左右,賜以通身隱起金飾棺?!?張潔 《尾燈》:“那個暖水瓶通身雪白,上面還畫了一枝藍色的水仙?!?/p>
(3).完全,全部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四三回:“合那刑房 張瑞風 明鋪夜蓋的皮纏,敢是那刑房不進去,就合那禁子們鬼混,通身不成道理!”
分明
分明 (fēnmíng) 清楚(明白)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分明記之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釋正覺名句,虛禪人發(fā)心丐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