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籀《雕木工》:
君不見嶧山高崖斯相跡,棗木刻模真并失。
又不見深之袖手安國碑,帝悟百牛欣倒石。
秦唐二子皆有聲,何必今人不逾昔。
拙工礪器雕不已,印版?zhèn)鲿羁少F。
方趺圖首效碑影,穿鑿膠黏總紕颣。
鳳山之水生瓊玖,斲磨光澤堅而黝。
文章光艷{1*1}照千古,玉牒萬金吁可剖。
刊劖四海多名手,何必區(qū)區(qū)鐫腐朽。
注釋參考
穿鑿
穿鑿 (chuānzáo) 鑿?fù)?鑿穿 bore a hole 非常牽強地解釋,硬說成具有某種意思 give a farfetched interpretation 孔子稱述而不作,今不依章句,妄生穿鑿,輕侮道術(shù)。——《后漢書·徐防傳》膠黏
亦作“ 膠粘 ”。1.像膠那樣黏著。常形容心情、行為、境況、感覺等。 宋 歐陽修 《讀梅氏詩有感示徐生》詩:“篇章久不作,意思如膠粘?!?宋 陸游 《庵中獨居感懷》詩之二:“一生已是膠黏日,投老安能夏造冰?!?元 無名氏 《獨角?!返谌郏骸拔襾淼竭@ 泰安州 ,我可便不住您兀那招商店,那廝便緊和我釘釘膠粘。” 清 唐孫華 《憎蠅》詩:“失足或膠黏,濡首甘沉溺?!?冰心 《三年》:“柳葉中的蟬兒,從酣夢中斷續(xù)的發(fā)出幾聲短吟,膠粘的,迷糊的,好似醉人的囈語?!?楊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八段:“ 劉福生 想去扶他,怎么一股血腥氣?拿大手一摸,哎呀,滿手膠粘!”
(2).貼切;緊密結(jié)合?!吨熳诱Z類》卷九:“真箇下工夫見得底人,説出來自是膠粘。” 清 譚嗣同 《以太說》:“是蓋遍法界、虛空界、眾生界,有至大、至精微,無所不膠黏、不貫洽、不筦絡(luò)而充滿之一物焉。”按,《仁學(xué)》作“膠粘”。
紕颣
謂布帛等織物稀疏而有毛病。猶言次品。 唐 白居易 《即事寄微之》詩:“衣縫紕纇黃絲絹,飯下腥咸白小魚?!?/p>
蘇籀名句,雕木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