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苦雨》:
重云冒山椒,大江浸其麓。
通為一沮洳,哀此涂泥渥。
居寄佛殺山,舉趾厭局促。
余飄污巾幾,積潤繁篁竹。
門前耕野靜,時得舒倦目。
美哉百畝稻,整整照人綠。
深蕪下白鳥,霽嶺明秀木。
感此歌豐年,卒歲期飽腹。
注釋參考
舉趾
(1).舉足;抬腳。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三之日于耜,四之日舉趾,同我婦子,饁彼南畝?!?朱熹 集傳:“舉趾,舉足而耕也。”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齊桓衛(wèi)姬》:“今妾望君舉趾高、色厲、音揚,意在 衛(wèi) 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上巳約友登南樓》詩:“曷不一舉趾,縱望淵與岑?!?/p>
(2).指舉動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塞難》:“舉趾為世人之所則,動脣為天下之所傳。”
局促
局促 (júcù) 狹窄;不寬敞 narrow 房間過于局促 〈方〉∶ 短促、緊迫 (of time)short 告歸常局促,苦道來不易?!鸥Α秹衾畎住?時間太局促,要抓緊干 拘謹、拘束不自然 feel or show constraint 局促一室之內(nèi)?!鳌?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 跼促 (júcù) 狹小 narrow 〈方〉∶ 短促 (of time) short 拘謹不自然 feel or show constraint 侷促 (júcù) 見“局促”張耒名句,苦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