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次奉少游梅韻》:
南枝外槁中不槁,未葉先花笑人倒。
已從寒里詩愁著,可復溪邊被花惱。
非渠挽出百卉前,爾許清寒誰敢早。
有花無雪花只俗,有雪無梅雪何好。
冷藥不風元自香,瘦何寫月真如掃。
但令一岳蒔橫斜,便掛竹皮為渠老。
秦七蘇二永玊詞,絕唱寒盟幾秋草。
梅邊尚有句可搜,更捻襄髯仰清昊。
注釋參考
元自
猶言原本,本來。 唐 杜甫 《傷春》詩之二:“鬢毛元自白,淚點向來垂。” 明 李贄 《史綱評要·南宋紀·高宗》:“ 金 人元自識人?!?/p>
真如
佛教語。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。謂永恒存在的實體、實性,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。與實相、法界等同義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謝敕賚制旨大集經(jīng)講疏啟》:“同真如而無盡,與日月而俱懸。”《成唯識論》卷九:“真謂真實,顯非虛妄;如謂如常,表無變易。謂此真實,於一切位,常如其性,故曰真如?!?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西游凈土》:“霞幢被,寶座趺,靈光隨處現(xiàn)真如?!薄都t樓夢》第八七回:“屏息垂簾,跏趺坐下,斷除妄想,趨向真如。” 范文瀾 《唐代佛數(shù)·佛教各派》:“事物生滅變化,都不離真如。故真如即萬法(事物),萬法即真如。真如與萬法,無礙融通。”
楊萬里名句,次奉少游梅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