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太宗《逍遙詠》:
南來北去及東西,萬物難歸一等齊。
倏忽爭知興變易,幽玄恬澹不昏迷。
區(qū)分有截?zé)o邪見,軌范如空詠好題。
天且豈容私輔德,功成自豎入云梯。
注釋參考
倏忽
倏忽 (shūhū) 很快地 quickly 倏忽往來,莫知其方?!秴问洗呵铩Q勝》 倏忽已三年 忽然 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倏忽之間爭知
(1).比較知識?!盾髯印騿枴罚骸癌z君子﹞知如士,不與士爭知?!?/p>
(2).猶怎知。 宋 柳永 《八聲甘州》詞:“爭知我、倚闌干處,正恁凝愁?” 元 無名氏 《神奴兒》第一折:“兄弟你心中煩惱我爭知?” 明 劉基 《秋日即事》詩之六:“不是鴈聲天畔過,爭知今日是重陽?”
變易
變易 (biànyì) 改變,變化 become different;change 能變易新聲。——宋· 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 化妝 put on makeup;make up幽玄
(1).幽深玄妙?!吨軙の涞奂o(jì)上》:“至道弘深,混成無際,體色空有,理極幽玄。” 魯迅 《準(zhǔn)風(fēng)月談·夜頌》:“夜是造化所織的幽玄的天衣,普覆一切人,使他們溫暖、安心?!?/p>
(2).謂玄虛的釋道哲理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況乎神仙之遠(yuǎn)理,道德之幽玄,仗其短淺之耳目,以斷微妙之有無,豈不悲哉?” 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》詩:“自言少小慕幽玄,只言容易得神仙?!薄对企牌呋`》卷八八:“實(shí)為聾瞽之徒,豈覺幽玄之理,步步就死,兀兀不知人間。”
(3).幽昧,昏暗。 唐 黃滔 《課虛責(zé)有賦》:“夫如是則洞啟幽玄,曾無險(xiǎn)隘?!?/p>
(4).猶幽冥。陰間?!逗鬂h書·皇后紀(jì)下·靈思何皇后》:“逆臣迫兮命不延,逝將去汝兮適幽玄?!?/p>
恬澹
亦作“ 恬憺 ”。同“ 恬淡 ”。清靜淡泊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勸將》:“太古之民,淳厚敦樸,上圣撫之,恬澹無為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定賢》:“恬憺無欲,志不在於仕;茍欲全身養(yǎng)性為賢乎?是則 老聃 之徒也?!?宋 曾鞏 《徐干<中論>目錄序》:“ 魏文帝 稱 干 懷文抱質(zhì),恬澹寡欲?!?清 馮桂芬 《常熟叔巖曾君墓表》:“君素恬澹,春官屢薦不中第,遂絶意進(jìn)取?!?章炳麟 《俱分進(jìn)化論》:“吾嘗讀 赫爾圖門 之宗教哲學(xué)矣,其説曰,有惡根在必有善根,若恬憺無為者,其善根亦必?cái)嘟~?!?/p>
昏迷
昏迷 (hūnmí) 因大腦功能嚴(yán)重紊亂而長時(shí)間失去知覺 stupor,coma 昏迷不醒 昏暗糊涂 blurred 昏迷不恭宋太宗名句,逍遙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