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令《餓虎不食子》:
餓虎不食子,饑鷹不雌求。
虎餓不擇肉,盛怒遇子收。
鷹饑爪喙獰,尚與雌同韝。
人豈二者然,恩義宜綢繆。
親戚不宜怒,割恩以為仇。
此割非常割,此傷無(wú)血流。
肉割愈有日,恩割傷不收。
一割大義死,再割面相仇。
親戚尚皆然,況又他人儔,是己與世絕,子世何足尤。
注釋參考
恩義
恩義 (ēnyì) 恩情道義 gratitude;loving-kindness 吾己失恩義?!队衽_(tái)新詠·古詩(shī)為焦仲卿妻作》綢繆
綢繆 (chóumóu) 緊密纏縛 bind tightly 綢繆束薪?!对?shī)·唐風(fēng)·綢繆》 chan{1|1}綿;情意深厚 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 發(fā)函伸紙,是何文采之巨麗,而慰喻之綢繆乎!——吳質(zhì)《答東阿王書(shū)》 綢繆之旨,有同骨肉?!R湛《贈(zèng)劉琨一首并書(shū)》王令名句,餓虎不食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