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即事》:
唐虞千載仰巍巍,太息儒生每背馳。
經(jīng)未盡亡君更考,古無不死我何悲。
釣耕本是求賢地,宵旰今逢愿治時。
寄謝公卿各努力,為吾君筑太平基。
注釋參考
釣耕
漁人和農(nóng)夫。泛指平民。 元 甘復(fù) 《送別》詩:“古來盛名士,多是起釣耕?!?/p>
求賢
尋求賢能的人?!对姟ぶ苣稀ぞ矶颉罚骸啊毒矶?,后妃之志也,又當(dāng)輔佐君子,求賢審官,知臣下之勤勞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君道》:“故明君在上,慎於擇士,務(wù)於求賢。” 唐太宗 《春日玄武門宴群臣》詩:“庶幾保貞固,虛己厲求賢?!薄端问贰ぶ伊x傳一·李若水》:“正宜置驛求賢,解榻待士,采其寸長遠見,以興治功?!?/p>
宵旰
宵旰 (xiāo-gàn) 〈方〉∶宵衣旰食,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,天晚了才吃飯歇息 getting up before dawn and eating late ——busy with state affairs;labor incessantly on duty 宵旰憂虞軫?!啤?杜甫《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》愿治
謂希望得到大治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故 漢 得天下以來,常欲善治……今臨政而愿治七十餘歲矣,不如退而更化。”《宋史·呂公著傳》:“陛下臨朝愿治,為日已久,而左右前后,莫敢正言。”
陸游名句,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