繩索成不共戴天讎,燒炷楓香解釋休
出自宋代釋紹曇《偈頌一百一十七首》:
獨坐大雄峰,臨機多弄險。
遭虎口殺活不分,脫狐身真假難辨。
那堪創(chuàng)立清規(guī),平地深深坑壍。
繩索成不共戴天讎,燒炷楓香解釋休。
注釋參考
繩索
繩索 (shéngsuǒ) 粗繩子 rope不共戴天
[will not live under the same sky with one's enemy;be deadly fend with sb.] 不愿與仇人共生世間,比喻仇恨極深
此不共戴天之仇,兒誓不與俱生人世。——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
你我不共戴天
不共戴天之仇
詳細解釋謂不共存于人世間。喻仇恨極深。語出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父之讐,弗與共戴天。” 宋 羅大經 《鶴林玉露》卷八:“我國家之於 金 虜,蓋百世不共戴天之讎也?!薄墩f唐》第十五回:“老太爺盡忠被戮,理當不共戴天,奈何欲棄 南陽 ,逃遁他方,而不念君父之仇乎?” 蕭三 《片山潛的手》詩:“他們誓死驅逐你這萬惡的倭寇!他們誓死要報這不共戴天之仇!”
楓香
(1).指楓香樹。《爾雅·釋木》“楓欇欇” 晉 郭璞 注:“楓樹似白楊,葉圓而歧,有脂而香,今之楓香是。” 唐 杜甫 《南池》詩:“獨嘆楓香林,春時好顏色?!眳⒁姟?楓香樹 ”。
(2).指楓脂?!赌鲜贰と螘P傳》:“﹝ 昉 ﹞嘗欲營佛齋,調楓香二石,始入三斗,便出教長斷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一·楓香脂》:“楓香、松脂皆可亂乳香,其功雖次於乳香,而亦仿佛不遠?!?/p>
釋紹曇名句,偈頌一百一十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