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彭龜年《和王弱翁七首》:
漏恩余草木,苛斂察箕頭。
猶有形骸礙,誰(shuí)為根本憂。
注釋參考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變化,草木蕃?!?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(pán)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(yáng)有 盤(pán)谷 , 盤(pán)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?!?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(shī)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(niǎo)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?!?/p>
(2).指荒野?!俄n非子·說(shuō)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?!?/p>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(shū)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。” 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(bào)乾坤之施?!?/p>
苛斂
濫征賦稅?!杜f唐書(shū)·穆宗紀(jì)》:“初, 憲宗 用兵,擢 皇甫鎛 為相,苛斂剝下,人皆咎之?!?元 王禎 《農(nóng)書(shū)》卷四:“今夫在上者……不思己之日用,寸絲口飯,皆出于野夫田婦之手,甚者苛斂不已,朘削脂膏以肥己,寧肯勉力以勸之哉?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關(guān)稅》:“日加苛斂,以致商賈傾家蕩產(chǎn)。”
彭龜年名句,和王弱翁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