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馬索》:
曉窗明,庭外寒梅向殘月。
吳溪庾嶺,一枝偷把陽和泄。
冰姿素艷,自然天賦,品格真殊常別。
奈北人、不識南枝,喚作臘前杏先發(fā)。
奇絕。
照溪臨水,素禽飛下,玉羽瓊芳斗清潔。
懊恨春來何晚,傷心鄰婦爭先折。
多情立馬,待得黃昏,疏影斜斜微酸結(jié)。
恨馬融、一聲羌笛起處,紛紛落如雪。
注釋參考
北人
(1).泛稱北方之人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風操》:“南人賓至不迎,相見捧手而不揖,送客下席而已;北人迎送并至門,相見則揖,皆古之道也?!?唐 皇甫松 《浪淘沙》詞:“蠻歌豆蔻北人愁,蒲雨杉風野艇秋?!?宋 王安石 《紅梅》詩:“春半花纔發(fā),多應不奈寒。北人初未識,渾作杏花看。”
(2).特指我國北方的少數(shù)民族。《資治通鑒·后晉齊王開運三年》:“ 契丹 翰林承旨、吏部尚書 張礪 言於 契丹 主曰:‘今 大遼 已得天下,中國將相宜用中國人為之,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習?!?/p>
(3).復姓?!肚f子·讓王》有 北人無擇 。
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識。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?!吨芏Y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?!?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。”
南枝
(1).朝南的樹枝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雙燕》詩:“銜花落北戶,逐蝶上南枝?!?唐 李白 《山鷓鴣詞》:“ 苦竹嶺 頭秋月輝,苦竹南枝鷓鴣飛?!?明 吳國倫 《寄遠曲》:“ 章臺 楊柳緑如云,憶折南枝早贈君?!?/p>
(2).比喻溫暖舒適的地方。 唐 清江 《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別業(yè)》詩:“ 越 客初投分,南枝得寄棲?!?/p>
(3).借指梅花。 宋 蘇軾 《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》:“愿及南枝謝,早隨北雁翩?!?王文誥 輯注引 趙次公 曰:“南枝,梅也?!?清 宋琬 《送別李素臣歸荒隱草堂》詩:“相思試折南枝寄,東閣官梅尚有無?!?田漢 《贈劉雨岑先生》詩:“南枝如雪馥雄關(guān),又在先生筆底看。”
(4).《古詩十九首·行行重行行》:“ 胡 馬依北風, 越 鳥巢南枝?!币蛞灾腹释粒蕠?。《周書·杜杲傳》:“ 王褒 、 庾信 之徒既覊旅 關(guān)中 ,亦當有南枝之思耳?!?唐 儲嗣宗 《早春》詩:“踟躕 歷陽 道,鄉(xiāng)思滿南枝?!?郁達夫 《自漢皋至辰陽流亡途中口占》:“豈為行吟來 楚 澤,終期結(jié)綬到南枝?!?/p>
喚作
叫做,稱做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二四:“將他《儒行》篇,喚作賊盜律?!?宋 楊萬里 《聽雨》詩:“昨夜茅檐疏雨作,夢中喚作打篷聲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過了北 河南路 口的上??偵虝晕鞯囊欢危酌麊咀鳌?鐵馬路 ’,是行駛內(nèi)河的小火輪的匯集處。”
先發(fā)
首先發(fā)起。《史記·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嘗與主爵都尉 汲黯 請閒, 汲黯 先發(fā)之, 弘 推其后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と尉鳌罚骸?董卓 首亂,天下莫不側(cè)目,然而未有先發(fā)者,非無其心也,勢未敢耳?!?宋 沉作喆 《寓簡》卷十:“大抵譏誚之語,先發(fā)者未必切害,而報復者往往奇險深酷?!?明 何景明 《勢成篇》:“﹝ 陳涉 ﹞澤中一呼而四海響應者,彼皆有欲起之心,而俟先發(fā)者也?!?/p>
佚名名句,馬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