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草何草號帝女,溪竹何竹號湘妃
出自唐代皎然《賦得吳王送女潮歌,送李判官之河中府》:
見說吳王送女時,行宮直到荊溪口。
溪上千年送女潮,為感吳王至今有。
乃知昔人由志誠,流水無情翻有情。
平波忽起二三尺,此上疑與神仙宅。
今人猶望荊之湄,長令望者增所思。
吳王已歿女不返,潮水無情那有期。
溪草何草號帝女,溪竹何竹號湘妃。
靈濤旦暮自堪傷,的爍嬋娟又爭發(fā)。
客歸千里自茲始,覽古高歌感行子。
不知別后相見期,君意何如此潮水。
注釋參考
帝女
(1).天帝與傳說中的古帝之女。指天帝之女 瑤姬 。《山海經(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又東二百里,曰 姑媱 之山。帝女死焉,其名曰 女尸 ?!薄段倪x·江淹<潘黃門悼亡>詩》:“我慙北海術(shù),爾無帝女靈。” 李善 注:“《宋玉集》云: 楚襄王 與 宋玉 游於 云夢 之野,望 朝云 之館,有氣焉。須臾之間,變化無窮。王問,此是何氣也? 玉 對曰:昔先王游於 高唐 ,怠而晝寢,夢見一婦人,自云:我帝之季女,名曰 瑤姬 ,未行而亡,封於 巫山 之臺,聞王來游,愿薦枕席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:“ 丹山 西即 巫山 者也,有帝女居焉?!?/p>
(2).天帝與傳說中的古帝之女。指 炎帝 之女 精衛(wèi) 。 唐 顧況 《送從兄使新羅》詩:“帝女飛銜石,鮫人賣淚綃?!?/p>
(3).天帝與傳說中的古帝之女。指帝 堯 的二女 娥皇 、 女英 ,嫁于 舜 ,即 湘妃 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登二妃廟》詩:“朝云亂入目,帝女 湘 川宿?!?唐 趙彥昭 《奉和幸安樂公主莊應(yīng)制》:“靈泉巧鑿天孫渚,孝筍能抽帝女枝?!?宋 梅堯臣 《送寧鄉(xiāng)令張沆》詩:“竹存帝女啼,夔學(xué) 林 雍 鑋。”
(4).帝王之女。 南朝 齊 王儉 《國史條例議》:“又立《帝女傳》,亦非淺識所安?!?唐 袁不約 《長安夜游》詩:“鳳城連夜九門通,帝女皇妃出 漢 宮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一:“﹝ 畢太夫人 ﹞偶詠梅云:‘出身首荷東皇賜,點額親添帝女裝?!?/p>
湘妃
舜 二妃 娥皇 、 女英 。相傳二妃沒于 湘水 ,遂為 湘水 之神。 北周 庾信 《拓跋競夫人尉遲氏墓志銘》:“西臨 織女 之廟,南望 湘妃 之墳?!?唐 岑參 《秋夕聽羅山ren{1~1}彈三峽流泉》詩:“ 楚 客腸欲斷, 湘妃 淚斑斑?!?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泛湘江》詞:“ 湘妃 起舞一笑,撫瑟奏清商。” 清 劉鶚 《<老殘游記>自敘》:“城崩 杞 婦之哭,竹染 湘妃 之淚,此有力類之哭泣也。”
皎然名句,賦得吳王送女潮歌,送李判官之河中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玉劍浮云騎,金鞍明月弓。作者:盧照鄰作品:雜曲歌辭·結(jié)客少年場行
- 園中鹿過椒枝動,潭底龍游水沫開作者:李端作品:題云際寺準(zhǔn)上人房
- 望鳥指鄉(xiāng)遠,問人愁路疑。作者:岑參作品:送嚴(yán)維下第還江東
- 春風(fēng)七寶山頭寺,夜雨三茅閣上燈
- 當(dāng)時徙倚落日邊,豈計嘉名鎮(zhèn)長在作者:李曾伯作品:仲宣樓落成和吳深源制參韻
- 天寒霜霜繁,歲晏日月駛
- 浩蕩云山煙水,寥落晨星霜木,如子已無多作者:許有壬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 即席贈河南廉使高辛甫
- 萼綠燈前,酒帶香溫作者:吳文英作品:一翦梅(賦處靜以梅花枝見贈)
- 用了無窮的氣力,使了無窮的見識,費了無限的心機
- 五鳳修成安用汝,萬牛力挽竟何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