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虞儔《和張伯子韻》:
士流競(jìng)彈冠,州牧紛勸駕。
器識(shí)在所先,文藝乃其亞。
朅來同抱關(guān),因得奉馀暇。
軟語雜嘲謔,小酌見蘊(yùn)藉。
官禁不通風(fēng),門鍵那容罅。
豹斑縱未窺,鯨背幾思跨。
君來怪已三,我到嗟方乍。
前頭萬木春,當(dāng)戶三星夜。
棄甲勿復(fù)來,背城寧一借。
新詩抵驪珠,歸橐何妨詫。
注釋參考
棄甲
丟掉鎧甲。表示戰(zhàn)敗。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睅其目,皤其腹,棄甲而復(fù)?!?杜預(yù) 注:“棄甲,謂亡師?!薄度龂?guó)志·魏志·王肅傳》:“邊將其殆有棄甲之變乎?” 唐 韓愈 《與鳳翔邢尚書書》:“戎狄棄甲而遠(yuǎn)遁,朝廷高枕而不虞,是豈負(fù)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!” 清 獨(dú)逸窩退士 《笑笑錄·張?jiān)辉姟罚骸?契丹 賊 孫萬榮 寇 幽州 , 武懿宗 棄甲南走?!?陳毅 《過汾河平原》詩:“丘貉古今同一慨,曳兵棄甲暗投降?!?/p>
背城
背靠自己的城墻。多指作最后決戰(zhàn)。 唐 李商隱 《有感》詩之二:“御仗收前殿,兵徒劇背城?!薄缎挛宕贰鞘兰摇钚忻堋罚骸氨吵菆?jiān)柵,可以不戰(zhàn)疲之?!?明 楊慎 《新都縣八陣圖記》:“蓋勝之於多筭,而出之於萬全,非借一於背城,而僥倖於深入也。”參見參見“背城借一”。
寧一
亦作“ 寧壹 ”。安定統(tǒng)一?!妒酚洝げ芟鄧?guó)世家》:“ 蕭何 為法,顜若畫一; 曹參 代之,守而勿失。載其清浄,民以寧一?!薄端螘こ廖男銈鳌罚骸敖裉煜乱讯?,四方寧壹,卿獨(dú)守窮城,何所歸奉?” 唐 白居易 《論刑法之弊策》:“臣伏以今之刑法, 太宗 之刑法也;今之天下, 太宗 之天下也。何乃用於昔,而俗以寧壹,行於今,而人未休和?” 陳毅 《過太行山書懷》詩:“沛然誰能御?四海望寧一?!?/p>
虞儔名句,和張伯子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