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了一《頌古二十首》:
竹篦舉起成生殺,豈肯容人亂札錐。
劈脊一揮如薦得,銀山鐵壁也光輝。
注釋參考
竹篦
亦作“ 竹笓 ”。1.即批頭棍。一種用竹片扎成的刑具。 宋 王明清 《揮麈后錄》卷一:“ 沉之才 者,以棋得幸 思陵 ,為御前祗應……﹝上﹞命內(nèi)侍省打竹篦二十逐出。” 元 鄭廷玉 《忍字記》第三折:“我奉師父法旨,著你清心寡慾,受戒持齋,不許凡心動,如若凡心動者,只打五十竹篦。” 明 無名氏 《精忠記·赴難》:“綳扒弔拷受禁持,怎當拶指與竹笓?!薄毒劳ㄑ浴ご薮t生死冤家》:“自從解你去 臨安府 斷罪,把我提入后花園,打了三十竹篦,遂便趕我出來?!?/p>
(2).竹制梳頭用具。即篦子。
生殺
(1).指萌生凋落、昭蘇伏蟄、陰陽消長等自然規(guī)律?!肚f子·天運》:“怨恩取與諫教生殺八者,正之器也?!?成玄英 疏:“應青春以生長,順素秋以殺罰?!?唐 白居易 《桐花》詩:“地氣反寒暄,天時倒生殺?!?宋 沉括 《夢溪補筆談·象數(shù)》:“凡積月以為時,四時以成歲,陰陽消長,萬物生殺變化之節(jié),皆主於氣而已?!?/p>
(2).生與死;生或死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陰陽俱壯則夢生殺?!?張湛 注:“陰陽以和為用者也,抗則自相利害,故或生或殺也。”
(3).決定生與死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王道通三》:“人主立于生殺之位,與天共持變化之勢?!?宋 蘇轍 《唐論》:“古者諸侯大國或數(shù)百里,兵足以戰(zhàn),食足以守,而其權足以生殺?!?明 宋濂 《寓言》之二:“生殺之柄,弗累於手;安危之心,弗繫於心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·上海文壇上的鬼魅》:“因為他們正握著涂抹的筆尖、生殺的權力。”
(4).指生殺之權?!吨軙だ钯t傳》:“今位居上列,爵邁通侯,受委方面,生殺在手。” 宋 蘇軾 《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(zhàn)袍》詩:“書生只肯坐帷幄,談笑毫端弄生殺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滇軍政府討滿洲檄》:“生惡因於郡縣,生殺操之墨吏,刑部不知,按察不問?!?/p>
豈肯
豈肯 (qǐkěn)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“不肯” how can one agrees to 既然是你先動了手,我豈肯與你善罷甘休?容人
容人 (róngrén) 有意容忍、寬容或?qū)捤∵`背傳統(tǒng)的社會或道德行為的小事 broad-minded 對別人采取寬容態(tài)度 tolerate towards others釋了一名句,頌古二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