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董嗣杲《贈圭上人》:
幾年參四教,孤影托三衣。
自識閒機了,誰甘苦行歸。
秋藤溪水活,雨葉寺墻肥。
覺得真如處,空房不掩扉。
注釋參考
自識
自己知道、認識。 明 方孝孺 《答王仲縉書》之二:“能參以 孔子 、 子思 、 孟子 之所言,七十二子之所問,而反質之於六經(jīng),則自識之矣?!?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試案爾時人性,莫不絶異其前,入于自識,趣于我執(zhí),剛愎主己,于庸俗無所顧忌。”
自己記得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神女賦》:“見一婦人,狀甚奇異,寐而夢之,寤不自識,罔兮不樂,悵然失志?!?/p>
甘苦
甘苦 (gānkǔ) 甜味與苦味。比喻美好的境遇和惡劣的境遇 weal and woe;sweetness and bitterness 燕王弔死問孤,與百姓同甘苦?!妒酚洝ぱ嗾俟兰摇?一根紅線貫穿,顆顆紅心相連,大家同呼吸,共甘苦?!稙榱肆粋€階級弟兄》 在工作或經(jīng)歷中體會到的滋味,多偏指苦的一面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in work 其中甘苦,唯我自知 沒有教過書,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顛沛流離的生活,使他飽嘗甘苦董嗣杲名句,贈圭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