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信孺《題龍隱巖》:
愛山那惜走千回,生怕前驅(qū)后騎催。
石上參差鱗甲動,眼中在處畫圖開。
驂鸞未辦乘風(fēng)去,浮鹢何妨載雨來。
人事百事俱變滅,祗應(yīng)題字不塵埃。
注釋參考
驂鸞
謂仙人駕馭鸞鳥云游。《文選·江淹<別賦>》:“駕鶴上漢,驂鸞騰天。” 呂向 注:“御鸞鶴而升天漢?!?唐 薛逢 《漢武宮詞》:“絳節(jié)幾時還入夢,碧桃何處更驂鸞?!?明 何景明 《三山春宴圖歌》:“仙人驂鸞倏來往,煙鬟霧珮流云霰?!?清 舒位 《黔俗以試院丹筆寫魁星相餉遺為是詩》:“想見白袍吟立鶴,仗伊綵筆去驂鸞?!?/p>
乘風(fēng)
乘風(fēng) (chéngfēng) 順風(fēng);憑借風(fēng)力 with fair wind 乘風(fēng)向法國駛?cè)?h3>何妨何妨 (héfáng) 為什么不 why not 何妨一試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might as well 你何妨試一試方信孺名句,題龍隱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