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維《飯覆釜山僧》:
晚知清凈理,日與人群疏。
將候遠(yuǎn)山僧,先期掃弊廬。
。
果從云峰里,顧我蓬蒿居。
藉草飯松屑,焚香看道書(shū)。
。
然燈晝欲盡,鳴磬夜方初。
一悟寂為樂(lè),此日閑有馀。
。
思?xì)w何必深,身世猶空虛。
注釋參考
悟寂
佛教語(yǔ)。了悟寂滅。謂超脫一切境界,入于不生不滅之門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東齋聽(tīng)講》詩(shī):“昔聞 孔 道貴,今覩釋花珍;至理乃悟寂,承稟實(shí)能仁?!?/p>
為樂(lè)
奏樂(lè)?!墩撜Z(yǔ)·述而》:“不圖為樂(lè)之至於斯也?!?何晏 集解引 王肅 曰:“為,作也?!?皇侃 義疏:“為,猶奏也?!?/p>
作樂(lè),取樂(lè)?!逗鬂h書(shū)·靈帝紀(jì)》:“帝著商估服,飲宴為樂(lè)?!?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詩(shī)之三:“含歌攬?zhí)閻a抱愁,人生幾時(shí)得為樂(lè)!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徐智通》:“明晨何以為樂(lè)?”
王維名句,飯覆釜山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