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家鉉翁《中秋日菊盛開》:
蓓蕾黃花當(dāng)徑開,朣朧佳月出云來。
中秋見菊從前少,端為瀛公詩句催。
注釋參考
蓓蕾
亦作“ 蓓藟 ”?;ɡ?,含苞未放的花。 閩 徐夤 《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》:“蓓蕾抽開素練囊,瓊葩薰出白龍香?!?宋 吳處厚 《青箱雜記》卷六:“刺桐花深紅,每一枝數(shù)十蓓藟,而葉頗大,類桐,故謂之刺桐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粉蝶》:“時(shí)已初冬,墻內(nèi)不知何花,蓓蕾滿樹?!?艾青 《春》詩:“在東方的深黑的夜里,爆開了無數(shù)的蓓蕾?!?/p>
花當(dāng)
花根。 清 朱彝尊 《黃牛岡》詩:“亂石侵花當(dāng),奔沙擁樹根。”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花卉·總》引《庶物異名疏》:“花當(dāng),花根也?!?/p>
朣朧
1.月初出貌;微明貌。 2.昏暗不清貌。 3.象聲詞。云來
(1).如云飛卷而來。 馬總 《意林》卷五引 漢 仲長(zhǎng)統(tǒng) 《昌言》:“英辭雨集,妙句云來?!?元 岑士貴 《凌煙閣賦》:“乘輿云來,貴臣于于?!?/p>
(2).“云孫”、“來孫”的并稱。泛指后代。 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功德疏文》之七:“坐俟云來之養(yǎng),受祿無疆;屢觀甲子之周,與民同樂。” 宋 李綱 《謝親筆札子》:“顧臣煢然衰病,未知圖報(bào)之所。惟當(dāng)什襲祕(mì)藏,刻之金石,傳示云來,使天下后世知圣君不忘舊臣,樂取諸人以為善者?!?/p>
(3).傳說中的仙山 蓬萊山 的別稱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蓬萊山》:“ 蓬萊山 亦名 防丘 ,亦名 云來 ?!?/p>
家鉉翁名句,中秋日菊盛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