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皓《題張侍郎松菊堂》:
松青抱正性,菊黃得正色。
蔚在卉木間,厥異存簡策。
流膏貫眾壤,千歲名虎魄。
落英通鼻觀,服餌供楚客。
安神制頹齡,坐使生羽翼。
乃知獨也正,二物孰能測。
淵明宇宙心,五斗詎可易。
歸來薙三徑,去草甚蟊賊。
嘉此松菊友,相視猶夙昔。
浮云世態(tài)薄,改變在頃刻。
張公廊廟具,胸中有泉石。
緬懷松與菊,晝夜忘寢食。
筑堂坐相對,論契過三益。
可見達人心,紳笏等徽纆。
功名倘主手,脫屣諒匪夕。
此言吾不庚,為我書堂壁。
注釋參考
可見
可見 (kějiàn) 看得見的;視覺能感覺到的 discernible;visible 可見光 可見 (kějiàn) 可以看得見,可以知道 be it is thus clear (or evident,obvious) that 由此可見達人
達人 (dárén) 樂觀豁達的人,行事不為世俗所拘束的人;顯達的人 open-minded and optimistic person 孟僖子知其后必有達人?!?宋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紳笏
(1).大帶與笏板。古仕宦者所服用。《宋史·劉伯正傳》:“ 伯正 立殿下,紳笏儼然,聲色不動?!?/p>
(2).指做官。 宋 陳造 《惟安堂賦》:“審吾身之易安,顧何賴於紳笏?!?清 曹寅 《送程正路之黃陂丞兼懷赤方先生》詩:“平生獨奇尚,紳笏一時情。”
徽纆
亦作“ 徽墨 ”。1.繩索。古時常特指拘系罪人者?!兑住た病罚骸吧狭?,係用徽纆,寘于叢棘?!?陸德明 釋文引 劉表 云:“三股曰徽,兩股曰纆,皆索名?!?晉 張華 《答何劭》詩:“纓緌為徽纆,文憲焉可踰。”《藝文類聚》卷五四引 南朝 宋 傅亮 《為劉毅軍敗自解表》:“圣恩含宥,弛其徽墨?!薄缎绿茣じ]建德傳》:“ 琮 率郡屬素服面縛軍門, 建德 親釋徽纆。” 王闿運 《哀江南賦》:“尋干戈而自戮,繫徽纆而待誅?!?/p>
(2).引申為捆綁;囚禁。《后漢書·西羌傳論》:“壯悍則委身於兵場,女婦則徽纆而為虜。”《魏書·高祖紀上》:“詔曰:‘隆寒雪降,諸在徽纆及轉輸在都或有凍餒,朕用愍焉。’”
(3).比喻法度或規(guī)矩。 晉 陸機 《挽歌辭》之二:“五常侵軌儀,夕氣牽徽墨?!?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公孫無人》:“則王之所重輕,人知之矣,而又欲繩之以王之徽纆,范之以王之榘度?!?清 王夫之 《薑齋詩話》卷二:“大義微言,皆所不遑研究,此正束縛天下文人學者一徽纆而已?!?/p>
洪皓名句,題張侍郎松菊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