憶黃華、曾吹紗帽,訝彩樓、催紈扇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昆明池(次韻尚書兄春晚)》:
帳錦籠庭,囊香飄榭,過了芳時強半。
覓殘紅、蜂須趁日,占新綠、鶯喉咤暖。
數(shù)花期、望得春來,春去也、把酒南山誰伴。
更簾幕垂垂,惱人飛絮,亂落一軒風晚。
手拍狂歌揮醉碗。
笑浪走江頭,幾逢歸燕。
憶黃華、曾吹紗帽,訝彩樓、催紈扇。
功名事、於我如云,謾贏得星星,滿簪霜換。
向棠棣華間,鶺鴒原上,莫厭尊罍頻來見。
注釋參考
黃華
見“ 黃花 ”。
紗帽
紗帽 (shāmào) 古代君主、官員戴的一種帽子,用紗制成。后用作官職的代稱。也叫“烏紗帽” black gauze cap;cone-shape hat of an official or a scholar 古時一種透氣的涼帽 sun helmet彩樓
(1).用彩色綢帛結(jié)扎的棚架。一般用于祝賀節(jié)日盛典喜慶之事。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五:“ 紹興 中, 秦熺 亦歸 金陵 焚黃……郡縣監(jiān)司迎餞,數(shù)百里不絶。 平江 當運河,結(jié)綵樓數(shù)丈,大合樂官妓舞于其上,縹緲若在云間。”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酒樓》:“九橋門街市酒店,綵樓相對,繡斾相招,掩翳天日。” 明 沉受先 《三元記·招婿》:“你可分付直日匠人,搭起綵樓,請小姐上樓看迎狀元,你可將絲鞭遞與他?!?/p>
(2).特指七夕乞巧樓。 南唐 李中 《七夕》詩:“星河耿耿正新秋,絲竹千家列綵樓。”
紈扇
紈扇 (wánshàn) 用細絹制成的團扇 flat,round fan with framed gauze李彌遜名句,昆明池(次韻尚書兄春晚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