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詠蠟梅》:
江梅已勝猶非似,此外馀芳更堪數。
信知風格忌太高,至此從前難者語。
世間初無字可夸,且隨顏色稱蠟花。
醉人香味解禪定,捩眼靜佇辭紛華。
徐熙畫花只畫神,黃筌細瑣皆帶真。
要須別花如別畫,只恐此心難付人。
注釋參考
醉人
(1).喝醉酒的人。 唐 王駕 《社日》詩:“桑柘影斜春社散,家家扶得醉人歸。” 元 無名氏 《隔江斗智》第三折:“你教我扶將他起來把衣換了,他正是醉人難叫。”
(2).令人陶醉。 茅盾 《子夜》二:“這門現在關著,偶或閃開了一條縫,便有醉人的脂粉香和細碎的笑語聲從縫里逃出來。” 高士其 《你們知道我是誰》詩:“我走過美麗的花園,花兒正在開放,知道我來到,它就發(fā)出醉人的芬芳。” 徐遲 《三峽記·芬芳頌》:“又是這股清香,濃郁幽遠。我深深的呼吸了一下,多么醉人,多么新鮮!”
香味
香味 (xiāngwèi) 食物的香氣;任何香氣 bouquet 花香或其他不太濃的香味 sweet smell;fragrance 蘋果的香味禪定
(1).佛教禪宗修行方法之一。一心審考為禪,息慮凝心為定。佛教修行者以為靜坐斂心,專注一境,久之達到身心安穩(wěn)、觀照明凈的境地,即為禪定。又禪為se{1-1}界天之法,定為無se{1-1}界天之法。依其入定程度的淺深,并有四禪(se{1-1}界定)、四定(無se{1-1}界定)的區(qū)分。《壇經·坐禪品》:“何名禪定?外離相為禪,內不亂為定……外禪內定為禪定?!薄堕L阿含經·第二分十上經》:“思維觀察,分別法義,心得歡喜。得歡喜已,便得法愛。得法愛已,身心安穩(wěn)。身心安穩(wěn)已,則得禪定。得禪定已,得如實智。是謂初解脫入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番僧習禪定者,於冰合時裹一歲糧休焉?!?/p>
(2).謂坐禪習定。 唐 賈島 《贈無懷禪師》詩:“禪定石牀暖,月移山樹秋?!?唐 戴叔倫 《題武當逸禪師蘭若》詩:“經山涉水向何處,羞見竹林禪定人?!?元 馬致遠 《壽陽曲·煙寺晚鐘》:“順西風晚鐘三四聲,怎生教老僧禪定?”
捩眼
(1).左右側視;側目而視。 唐 韓愈 《寄崔二十六立之》詩:“四座各低面,不敢捩眼窺?!?清 黃遵憲 《紀事》詩:“路旁局外人,各各捩眼窺?!?/p>
(2).不順眼。 明 王世貞 《藝苑卮言》卷二:“‘東風搖百草’,‘搖’字稍露崢嶸,便是句法為人所窺?!烊A冒緑池’,‘冒’字更捩眼耳?!?/p>
紛華
繁華;富麗。《史記·禮書》:“出見紛華盛麗而説,入聞夫子之道而樂,二者心戰(zhàn),未能自決?!?宋 歐陽修 《讀書》詩:“紛華暫時好,俯仰浮云散?!?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初集·張慧仙寄外詩記》:“供帳紛華,陳設眩耀?!?郭沫若 《歸去來·由日本回來了》:“﹝我﹞立定大戒:從此不吃酒,不吸煙,不接近一切的逸樂紛華?!?/p>
王洋名句,詠蠟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