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彭伉《青云干呂》:
祥輝上干呂,郁郁又紛紛。
遠(yuǎn)示無為化,將明至道君。
勢凝千里靜,色向九霄分。
已見從龍意,寧知觸石文。
狀煙殊散漫,捧日更氛氳。
自使來賓國,西瞻仰瑞云。
圣布中區(qū)化,祥符異域云。
含春初應(yīng)呂,暈碧已成文。
東起隨風(fēng)暖,西流共日曛。
升時(shí)嘉異月,為慶等凝汾。
輕與晴煙比,高將曉霧分。
飄飄如可致,愿此翊明君。
注釋參考
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h3>九霄(1).天之極高處;高空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其高則冠蓋乎九霄,其曠則籠罩乎八隅?!?唐 武衡 《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》詩:“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, 劍 壁危梁上九霄。” 徐特立 《言立》詩:“丈夫落魄縱無聊,壯志依然抑九霄?!?/p>
(2).道家謂仙人居處?!段倪x·沉約<游沉道士館>詩》:“鋭意三山上,託慕九霄中?!?張銑 注:“九霄,九天仙人所居處也。” 唐 李白 《明堂賦》:“比乎 崑 山之天柱,矗九霄而垂云?!?王琦 注:“按道書,九霄之名,謂赤霄、碧霄、青霄、絳霄、黅霄、紫霄、練霄、玄霄、縉霄也。一説以神霄、青霄、碧霄、丹霄、景霄、玉霄、瑯霄、紫霄、火霄為九霄?!?宋 陸游 《長生觀觀月》詩:“獨(dú)倚欄桿吹玉笛,道人不怕九霄寒?!?/p>
(3).喻皇帝居處。 唐 杜甫 《臘日》詩:“口脂面藥隨恩澤,翠管銀罌下九霄?!?/p>
(4).借指帝王。 唐 包佶 《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(zèng)徐薛二侍郎》詩:“九霄偏眷顧,三事早提攜?!?唐 黃滔 《敷水廬校書》詩:“九霄無詔下,何事近清塵?”
彭伉名句,青云干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不知溪源來遠(yuǎn)近,但見流出山中花
- 飲冰食檗志無功,晉水壺關(guān)在夢中作者:魚玄機(jī)作品:情書(一作書情寄李子安)
- 緩篙溯月勿遽行,坐待湘妃鼓瑤瑟
- 晨妝與午醉,真態(tài)含陰陽
- 愿托靈仙子,一聲吹入云。作者:高適作品:酬馬八郊古見贈(zèng)
- 魂黯雪山,淚零風(fēng)野,轉(zhuǎn)頭三度清明。
- 花正繁時(shí)春又暮,年華荏苒催人作者:郭應(yīng)祥作品:臨江仙(次黃幾叔韻賦酴醿)
- 新什驚變雅,古瑟代沈湘作者:竇群作品:奉酬西川武相公晨興贈(zèng)友見示之作
- 抄寫?yīng)q前日,吟哦遂隔年作者:趙蕃作品:和折子明丈閑居雜興十首
- 長林偃風(fēng)色,回復(fù)意猶迷。作者:杜甫作品:自閬州領(lǐng)妻子卻赴蜀山行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