蘼蕪蘅芷遜孤芳,萬綠千紅俱避席
出自宋代史彌寧《通守黃子說解印造朝之日江梅輒花天其或者以》:
鵷甃霜明欺曉色,一筆巡檐梅摘索。
犯寒上隊出郊坰,攀折南枝餞行客。
此客端的梅樣清,秋水為神月為魄。
瑤葩粲日耿林園,玉樹凌空挺標格。
懸知仟出閩嶠過,分得幽姿來楚澤。
蘼蕪蘅芷遜孤芳,萬綠千紅俱避席。
共惟別駕東合郎,戰(zhàn)退膏粱凜冰檗。
流傳好語到前村,是誰不道君清白。
手調金鼎升廟廊。
穩(wěn)繼大門名烜赫。
朅來得此歲寒友,氣味深長歹莫逆。
相期嚼蕊吐瑰詞,更擬浮香醉瓊液。
天飚吹起朝玉皇,香案前頭顏咫尺。
回班爛漫賞西湖,不妨頻著孤山屐。
明朝風月半凄涼,我老滄浪尚萍跡。
滿城稚耋重相思,江路攀轅累千百。
歸驄蹋雪度關山,有句先春害來驛。
注釋參考
蘼蕪
蘼蕪 (míwú) 綠絲藻類 confervoide孤芳
(1).獨秀的香花。常比喻高潔絕俗的品格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》:“貞操與日月俱懸,孤芳隨山壑共遠?!?唐 韓愈 《孟生詩》:“異質忌處群,孤芳難寄林。” 于右任 《度隴雜詩》之四:“幽艷居丘壑,孤芳欣有托?!?/p>
(2).指與眾不同的獨特見解。 王先謙 《<續(xù)古文辭類纂>序》:“ 惜抱 自守孤芳,以義理、考據(jù)、詞章,三者不可一闕。”
避席
亦作“ 避廗 ”。1.古人席地而坐,離席起立,以示敬意。《呂氏春秋·慎大覽》:“ 武王 避席再拜之,此非貴虜也,貴其言也?!薄段倪x·司馬相如<上林賦>》:“於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,逡巡避廗曰:‘鄙人固陋,不知忌諱,乃今日見教?!?李善 注:“《孝經(jīng)》曰:‘ 曾子 避席?!瘡K與席古字通。”《漢書·灌夫傳》:“已 嬰 為壽,獨故人避席,餘半膝席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珠利耶國》:“於是避席禮謝,深加敬嘆?!薄度龂萘x》第四回:“ 允 避席問曰:‘ 孟德 有何高見?’”
(2).指讓席,以示敬意?!肚f子·盜跖》:“謁者復通, 盜跖 曰:‘使來前!’ 孔子 趨而進,避席反走,再拜 盜跖 ?!?/p>
(3).泛指離席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王渙之》:“忽有梨園伶官十數(shù)人,登樓會讌。三詩人因避席偎映,擁爐火以觀焉?!?清 捧花生 《畫舫馀談》:“觴客未畢,勿避席而起。”
(4).指逃席。 元 楊梓 《豫讓吞炭》第一折:“主人, 讓 聞我主索地, 趙君 避席,主人反欲見伐?!?/p>
(5).猶離職。 宋 洪邁 《夷堅支志乙·永悟侍者》:“ 悟 曰:‘事既彰露,彼不宜復留。’遂遣出院。未幾, 悟 亦避席,與之姪過 南康 ?!?/p>
(6).回避,避退。 宋 洪邁 《夷堅志補·鳳翔道上石》:“兩屏相對,列于便殿燕幾,他珍器百種皆避席。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慮婚》:“花面沖場,正生避席,非關倒置梨園,祇為從來雅尚?!?/p>
史彌寧名句,通守黃子說解印造朝之日江梅輒花天其或者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