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幽居歲暮》:
燃薪代秉燭,煮茗當(dāng)傳杯。
但恨朋儕少,那知日月催。
衣裘任穿穴,芋栗且燔煨。
不為殘年迫,吾心久矣灰。
注釋參考
衣裘
(1).夏衣冬裘。《周禮·天官·宮伯》:“以時頒其衣裘?!?鄭玄 注:“衣裘,若今賦冬夏衣?!?賈公彥 疏:“夏時班衣,冬時班裘?!薄秴问洗呵铩ぶ丶骸罚骸捌錇檩涶R衣裘也,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!”
(2).專指皮裘或泛指衣服?!段骶╇s記》卷二:“ 司馬相如 初與 卓文君 還 成都 ,居貧愁懣,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陽昌 貰酒,與 文君 為懽。既而 文君 抱頸泣曰:‘我平生富足,今乃以衣裘貰酒?!薄端螘る[逸傳上·戚同文》:“冬月,多解衣裘與寒者?!?清 姚鼐 《<南園詩存>序》:“君家貧,衣裘薄?!?/p>
穿穴
(1).穿越;通過。 唐 陸龜蒙 《甫里先生傳》:“少攻謌詩,欲與造物者爭柄,遇事輙變化,不一其體裁。始則凌轢波濤,穿穴險固,囚鎖惟異,破碎陣敵,卒造平澹而后已?!?清 劉大櫆 《<葉書山時文>序》:“然其穿穴險隘,繪摹情狀,雖昔之專篤純一,老其材于斯者,或無以過焉?!?/p>
(2).猶鉆研。 清 黃宗羲 《閻公神道碑銘》:“公禮 姚承庵 以為大師,其説時與 朱文公 相出入。學(xué)者始知穿穴經(jīng)旨,以求自得?!?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德行》:“讀書穿穴經(jīng)傳,落筆為詩歌古文,袞袞不能自休?!?/p>
(3).猶穿鑿。牽強附會的意思。 宋 朱熹 《答呂子約書》:“讀書窮理,須認正意,切忌如此緣文生義。附會穿穴,只好做時文,不是講學(xué)也?!?清 何焯 《義門讀書記·杜集五》:“凡 老杜 之詩,雖有為而發(fā)者為多,然亦不必每首穿穴太過?!?/p>
芋栗
橡栗。因其形似芋艿,故名。一說指芋艿和橡栗。 唐 杜甫 《南鄰》詩:“ 錦里先生 烏角巾,園收芋栗不全貧。” 宋 楊萬里 《寄題劉成功錦里》詩:“我今頭白苦思歸,羨君山園芋栗肥?!?清 龔自珍 《丙戌秋日》詩:“言我衣裳涼,飼我芋栗熟?!?/p>
燔煨
泛指蒸煮。 宋 蘇軾 《寄餾合刷瓶與子由》詩:“小甑短瓶良具足,穉兒嬌女共燔煨?!?/p>
陸游名句,幽居歲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