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重顯《頌一百則》:
虛堂雨滴聲,作者難酬對(duì)。
若謂曾入流,依前還不會(huì)。
會(huì)不會(huì),南山北山轉(zhuǎn)滂霈。
注釋參考
不會(huì)
(1).不領(lǐng)會(huì);不知道。 唐 元稹 《進(jìn)田弘正碑文狀》:“臣若茍務(wù)文章,廣徵經(jīng)典,非唯將吏不會(huì),亦恐 弘正 未詳?!?宋 周邦彥 《南鄉(xiāng)子》詞:“不會(huì)沉吟思底事,凝眸,兩點(diǎn)春山滿鏡愁?!?/p>
(2).不可能。 明 康湋川 《粉蝶兒·寄壽康對(duì)山太史》套曲:“也不索門栽五柳,也不索湖泛扁舟,利和名自不會(huì)掛心頭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青年團(tuán)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(diǎn)》:“這樣做,基本方向是不會(huì)錯(cuò)的?!?/p>
(3).謂不以時(shí)朝見天子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資政新篇》:“或如 唐太宗 之責(zé) 尉遲恭 以 漢高 故事,或如 漢文 之責(zé) 吳 不會(huì)而賜杖以愧之,亦保全之一道也?!?/p>
南山
南山 (Nán Shān) 指終南山,在陜西省西安市南 Zhongnanshan北山
(1).泛指北面的山?!对姟ば⊙拧つ仙接信_(tái)》:“南山有臺(tái),北山有萊?!?唐 李白 《題元丹丘潁陽山居》詩:“卻顧北山斷,前瞻南嶺分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四:“此去東山又北山,鏡中強(qiáng)半尚紅顏。”
(2).山名。即 北邙山 。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跋乃脑拢跆?北山 ,使公卿皆從?!?杜預(yù) 注:“ 北山 , 洛 北芒 也?!薄段倪x·陸機(jī)<君子有所思行>》:“命駕登 北山 ,延佇望城郭。” 劉良 注:“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?!?/p>
(3).山名。即 鐘山 ,又名 紫金山 。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。《文選·孔稚圭<北山移文>》 呂向 題解:“ 鐘山 在都北。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,后應(yīng)詔出為 海鹽縣 令。今欲卻過此山,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,使不許得至,故云‘北山移文’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途中遇雪即事言懷》詩:“有道寧徵 管 ,無才卻薦 嵇 。 北山 休誚讓, 東觀 豈攀躋?!?/p>
滂霈
同“ 滂沛 ”。1.水流廣大貌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僧伽羅國》:“月將回照,水即懸流,滂霈崖嶺,臨注谿壑?!?唐 柳宗元 《及大會(huì)議國子祭酒韓洄請(qǐng)歷數(shù)近日征應(yīng)祥瑞故又改其文如后表》:“氣潛通而交感以和,澤旋流而滂霈思遠(yuǎn)?!?/p>
(2).雨大貌?!端囄念惥邸肪矶?晉 潘尼 《苦雨賦》:“始蒙瀎而徐墜,終滂霈而難禁?!?/p>
(3).喻恩澤廣大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改封陳王謝恩章》:“臣既弊陋,守國無効,自分削黜,以彰眾誡。不意天恩滂霈,潤澤橫流,猥蒙加封?!?/p>
釋重顯名句,頌一百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