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團欒里筍成束,紫蓓蕾中香滿襟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三花斛三首右瑞香》:
侵雪開花雪不浸,開時色淺未開深。
碧團欒里筍成束,紫蓓蕾中香滿襟。
別泒近傅廬阜頂,孤芳元自洞庭心。
詩人自有薰籠錦,不用衣篝炷水沉。
注釋參考
團欒
(1).猶檀欒。竹秀美貌。亦用作竹的代稱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永嘉綠嶂山》詩:“澹瀲結(jié)寒姿,團欒潤霜質(zhì)?!?/p>
(2).圓貌。 唐 任華 《雜言寄杜拾遺》詩:“積翠扈游花匼匝,披香寓值月團欒?!?清 納蘭性德 《菩薩蠻》詞:“問君何事輕離別,一年能幾團欒月?”
(3).指圓月。 宋 林逋 《又詠小梅》詩:“摘索又開三兩朵,團欒空繞百千迴?;泥彧氂成匠醣M,晚景相禁雪欲來?!?/p>
(4).借指月光。 清 納蘭性德 《菩薩蠻·回文五》詞:“月也異當時,團欒照鬢絲?!?/p>
(5).團聚。 唐 孟郊 《惜苦》詩:“可惜大雅旨,意此小團欒。” 元 張養(yǎng)浩 《普天樂》曲:“山妻稚子,團欒笑語,其樂無涯?!?明 王韋 《玉漏遲》詞:“緬想此日家園,正兒女團欒?!?/p>
(6).環(huán)繞貌。 宋 范成大 《次韻平江韓子師見寄》:“有情碧嶂團欒繞,無數(shù)朱樓縹緲臨。”
(7).團子。 宋 范成大 《上元紀吳中節(jié)物》詩:“捻粉團欒意,熬稃腷膊聲?!弊宰ⅲ骸癌z團欒﹞,糰子?!?/p>
蓓蕾
亦作“ 蓓藟 ”?;ɡ?,含苞未放的花。 閩 徐夤 《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》:“蓓蕾抽開素練囊,瓊葩薰出白龍香。” 宋 吳處厚 《青箱雜記》卷六:“刺桐花深紅,每一枝數(shù)十蓓藟,而葉頗大,類桐,故謂之刺桐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粉蝶》:“時已初冬,墻內(nèi)不知何花,蓓蕾滿樹?!?艾青 《春》詩:“在東方的深黑的夜里,爆開了無數(shù)的蓓蕾。”
楊萬里名句,三花斛三首右瑞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