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(fù)之儻或可,詭遇亦何心
出自宋代晁補之《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》:
楚有吹竹者,工作百獸音。
削格為爾多,滔滔寧適今。
嘗俾范馳驅(qū),終日無一禽。
復(fù)之儻或可,詭遇亦何心。
注釋參考
儻或
(1).或許;恐怕?!逗鬂h書·李固傳》:“臣所以敢陳愚瞽,冒昧自聞?wù)?,儻或皇天欲令微臣覺悟陛下?!?/p>
(2).假若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二:“亂軍賊黨,儻或擄了 鶯鶯 ,怎的備?” 元 李景賢 《西游記》第一本第一出:“﹝ 陳 云﹞娘子,灰頭草面不打扮,儻或江上遇著相知朋友,怎生廝見?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三:“儻或為利營私,徇情欺主,明正國法,幽服冥誅?!?/p>
詭遇
(1).謂違背禮法,驅(qū)車橫射禽獸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吾為之范我馳驅(qū),終日不獲一;為之詭遇,一朝而獲十。” 趙岐 注:“橫而射之,曰詭遇,非禮之射,則能獲十?!?朱熹 集注:“詭遇,不正而與禽遇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修文》:“不失其馳,不抵禽,不詭遇,逐不出防,此苗獮蒐狩之義也。” 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馭不詭遇,射不翦毛?!?/p>
(2).比喻用不正當?shù)氖侄稳プ非蟆⑷〉媚撤N東西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釋爭》:“是故 孟之反 以不伐獲圣人之譽, 管叔 以辭賞受嘉重之賜,夫豈詭遇以求之哉,乃純德自然之所合也?!?唐 白居易 《適意》詩之二:“直道速我尤,詭遇非吾志?!?景耀月 《古詩》:“詭遇謀人國,隘者或見丑?!?/p>
亦何
何其;多么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陰長生》:“況仙人亦何急急,令聞達朝闕之徒,知其所云為哉!” 唐 杜甫 《鹿頭山》詩:“斯人亦何幸,公鎮(zhèn)踰歲月?!?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趙子固孟堅》:“嗟彼承旨者,失身亦何愚!”
晁補之名句,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