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激知己恩,別離魂欲斷
出自唐代殷少野《送蕭穎士赴東府,得散字》:
官閑幕府下,聊以任縱誕。
文學(xué)魯仲尼,高標(biāo)嵇中散。
出門時(shí)雨潤,對酒春風(fēng)暖。
感激知己恩,別離魂欲斷。
鄔載策名十二載,獨(dú)立先斯文。
邇來及門者,半已升青云。
青云豈無姿,黃鵠素不群。
一辭蕓香吏,幾歲滄江濆。
散職既不羈,天聽亦昭聞。
雖承急賢詔,未謁陶唐君。
薄俸還自急,此言那足云。
和風(fēng)媚東郊,時(shí)物滋南薰。
蕙草正可摘,豫章猶未分。
宗師忽千里,使我心氛氳。
第二百一十卷
注釋參考
感激
感激 (gǎnjī) 因?yàn)閯e人的好意或幫助而對他有好感 feel grateful;be thankful 感激不盡 我把電話打通了,他感激地謝了我?!缎〗蹮簟? 對于施恩者懷有熱烈友好的感情,促使人去報(bào)答恩情 gratitude 感激施舍 感動(dòng)奮發(fā) be moved and inspired 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(dāng)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?!T葛亮《出師表》知己
知己 (zhījǐ) 了解、賞識自己 know oneself 親密的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 海內(nèi)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莫愁前路無知己。——唐· 高適《別董大》 彼此相互了解而關(guān)系密切的 bosom 知己話別離
別離 (biélí) 離別;分離 leave 別離家鄉(xiāng),踏上征途 心知長別離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商人重利輕別離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 并序殷少野名句,送蕭穎士赴東府,得散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寄于少監(jiān)——— 方干〔唐代〕
- 猛虎行 二——— 謝惠連〔南北朝〕
- 【雙調(diào)】壽陽曲——— 嚴(yán)忠濟(jì)〔元代〕
- 贈(zèng)李次仲秋致政——— 曹勛〔宋代〕
- 贈(zèng)常庵江羽士——— 徐榮叟〔宋代〕
- 題庵壁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壽傅忠簡——— 陳宓〔宋代〕
- 題竹——— 繆鑒〔宋代〕
- 南華書事詩——— 朱翌〔宋代〕
- 司徒侍中宋宣獻(xiàn)公挽詞五首——— 蔡襄〔宋代〕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