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繆鑒《懷歸》:
折柳期春春便歸,叮嚀好與護柴扉。
東風怪我歸鞍晚,調(diào)撥楊花到處飛。
注釋參考
折柳
(1).折取柳枝。語出《三輔黃圖·橋》:“ 霸橋 在 長安 東,跨水作橋。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。”后多用為贈別或送別之詞。 唐 權德輿 《送陸太?!吩姡骸靶轮哿?,舊侶乘籃送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郊遇》:“暗憐衣帶,不勝折柳之懷?!?/p>
(2).古樂曲名。《折楊柳》曲的省稱。多用以惜別懷遠。《文苑英華》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玄覽賦》:“已寤歌於《折柳》,復行吟而《採蓮》?!?唐 李白 《春夜洛城聞笛》詩:“此夜曲中聞《折柳》,何人不起故園情。”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許云封》:“《折柳》傳情,悲 玉關 之戍客?!?姚鵷鶵 《王建章挽詩》:“《陽關》《折柳》凄迷別,行卷題詩醉醒間?!眳⒁姟?折楊柳 ”。
(3).《詩·齊風·東方未明》:“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。” 毛 傳:“柳,柔脆之木;樊,藩也。折柳以為藩,無益於禁矣。”后因以“折柳”代指籬笆。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設備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譏惑》:“大 楚 帶甲百萬,而有振槁之脆;強 秦 殽 函 襲嶮,而無折柳之固?!?/p>
叮嚀
叮嚀 (dīngníng) 叮囑,告誡 give carerul instructions repeatedly 乃叮嚀而去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柴扉
柴門。亦指貧寒的家園。 南朝 梁 范云 《贈張徐州稷》詩:“還聞稚子説,有客款柴扉?!?唐 李商隱 《訪隱者不遇成二絕》之二:“城郭休過識者稀,哀猿啼處有柴扉?!薄段饔斡洝返诹呋兀骸伴L老欣然促馬,至莊門外下馬,只見那柴扉緊閉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》:“亂后歸來桑柘稀,牽船補屋就柴扉。” 洪深 《申屠氏》第三本:“ 方蛟 叫門,柴扉半啟,走出一個莊客?!?/p>
繆鑒名句,懷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