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唐庚《訊囚》:
參軍坐廳事,據(jù)案嚼齒牙。
引囚到庭下,囚口爭(zhēng)喧嘩。
參軍氣益振,聲厲語更切:“自古官中財(cái),一一民膏血。
為吏掌管鑰,反竊以自私;人不汝誰何,如摘頷下髭。
事老惡自張,證佐日月明。
推窮見毛脈,那可口舌爭(zhēng)?”有囚奮然出,請(qǐng)與參軍辨:“參軍心如眼,有睫不自見。
參軍在場(chǎng)屋,薄薄有聲稱。
只今作參軍,幾時(shí)得騫騰?無功食國(guó)祿,去竊能幾何?上官乃容隱,曾不加譴呵。
囚今信有罪,參軍宜揣分;等是為貧計(jì),何苦獨(dú)相困!”參軍噤無語,反顧吏卒羞;包裹琴與書,明日吾歸休。
注釋參考
證佐
見“ 證左 ”。
月明
(1).月光明朗。 唐 白居易 《崔十八新池》詩(shī):“見底月明夜,無波風(fēng)定時(shí)?!?元 袁士元 《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》:“小橋夜靜人橫笛,古渡月明僧喚舟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九回:“兩個(gè)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。”
(2).指月亮;月光。 唐 李益 《從軍北征》詩(shī):“磧里征人三十萬,一時(shí)回向月明看?!?明 寓山居士 《魚兒佛》第一出:“白蘋紅蓼緑簑衣,青海灘頭一釣磯。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,滿船空載月明歸?!?/p>
唐庚名句,訊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