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頌證道歌證道歌》:
法中王,最高勝,一微塵裹光無盡。
無邊身相入微塵,轉(zhuǎn)大{1-1}法{1*1}輪常普應(yīng)。
注釋參考
無邊
無邊 (wúbiān) 沒有邊際 borderless 無邊界框相入
(1).互相為用;彼此投合?!秶Z·周語下》:“且夫備有未至而設(shè)之,有至而后救之,是不相入也?!?韋昭 注:“不相入,不相為用也?!?宋 蘇軾 《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作此詩與金山元長老》:“莫年欲學 柳下惠 ,嗜好酸咸不相入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畢四》:“ 駱 ( 駱賓王 )答 裴 ( 裴炎 )書云:‘義士期於壯夫,忠臣出於孝子;既不能推心奉母,亦焉能死節(jié)事人?!?駱 之器識如此,而 裴 以為浮躁淺露,彼方陳力牝朝,詎相入哉?”
(2).佛教語。猶包含。 呂澂 《中國佛學源流略講·宗派的興起及其發(fā)展》:“ 法藏 用這種繁瑣的分析,說明緣起法之間有同體,有異體,在異體上又有相即(同一)和相入(包含)等關(guān)系?!?/p>
微塵
(1).佛教語。色體的極小者稱為極塵,七倍極塵謂之“微塵”。常用以指極細小的物質(zhì)?!洞笈派痴摗肪硪蝗骸皯?yīng)知極微是細色。不可斷截破壞貫穿,不可取捨乘履摶掣,非長非短,非方非圓,非正不正,非高非下,無有細分,不可分析,不可覩見,不可聽聞,不可齅嘗,不可摩觸。故説極微是最細色。此七極微,成一微塵。是眼識所取色中最微細者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歸心》:“何故信凡人之臆説,迷大圣之妙旨,而欲必無 恒 沙世界,微塵數(shù)刼也?”《北齊書·樊遜傳》:“法王自在,變化無窮,置世界於微塵,納 須彌 於黍米。” 唐 張喬 《雨中宿僧院》詩:“勞生無了日,妄念起微塵?!?清 龔自珍 《法性即佛性論》:“十方,三世,所有微塵非他,知見而已矣?!?/p>
(2).極細小的塵埃。 唐 崔玨 《和人聽歌》:“《巫山》唱罷行云過,猶自微塵舞畫梁?!?魯迅 《吶喊·阿Q正傳》:“他早就兩眼發(fā)黑,耳朵里嗡的一聲,覺得全身仿佛微塵似的迸散了。” 艾青 《光的贊歌》七:“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生命,人世銀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塵,每一粒微塵都有自己的能量,無數(shù)的微塵匯集成一片光明。”
(3).喻指卑微不足道者。常用作謙詞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二:“ 劉夫人 曰:‘ 周生 ,爾知積業(yè)樹因從何而來,得如今日乎?’ 子良 答曰:‘微塵下俗,實所不究。’” 前蜀 杜光庭 《洋州宗夔令公本命醮詞》:“伏念臣獲以微塵,累叨皇澤,入?yún)⑤o衛(wèi),出領(lǐng)藩維。” 康有為 《蘇村臥病寫懷》詩:“縱橫宙合一微塵,偶到人間閲廿春?!?/p>
釋印肅名句,頌證道歌證道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