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善珍《祭光孝南老》:
我昔游浙,多賢友朋。
老歸故山,耳冷如冰。
忽聞君來,語作吳馨。
白而長身,美髯垂膺。
未幾月臺,撾鼓騰騰。
巍然廣座,攝衣而升。
我忝鄰居,復(fù)為交承。
君素恢疎,不立戶庭。
舌端騁辭,驅(qū)濤卷霆。
疾誰使之,一瞑不醒。
七尺桐棺,蕭然行幐。
侑此瓣香,感慨易勝。
注釋參考
舌端
(1).舌尖,舌頭?!俄n詩外傳》卷七:“君子避三端:避文士之筆端,避武士之鋒端,避辯士之舌端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“辭者,舌端之文,通己於人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詞采》:“即有時偶涉詩書,亦係耳根聽熟之語,舌端調(diào)慣之文?!?/p>
(2).舌所以言,因引申為言詞?!侗饼R書·盧文偉傳》:“ 詢祖 詞情艷發(fā),早著聲名,負其才地,肆情矜驕,京華人士,莫不畏其舌端?!?唐 元稹 《和樂天贈樊著作》:“是時 游 夏 輩,不敢措舌端?!?/p>
騁辭
亦作“ 騁詞 ”。謂自如地、盡情地運用言語文辭。 漢 孔融 《薦禰衡表》:“飛辯騁辭,溢氣坌涌?!薄端鍟そ?jīng)籍志四》:“文者,所以明言也。古者登高能賦,山川能祭,師旅能誓,喪紀能誄,作器能銘,則可以為大夫,言其因物騁辭,情靈無擁者也?!?清 陳確 《與張考夫書》:“皆出惓篤請教之誠,非敢騁詞而鼓説也。” 劉師培 《南北文學不同論》:“蓋 屈原 、 陸賈 ,籍隸 荊 南,所作之賦,一主抒情,一主騁辭,皆為南人之作?!?/p>
驅(qū)濤
(1).謂掀起波濤。 唐 柳宗元 《晉問》:“若 江 漢 之水,疾風驅(qū)濤,擊山盪壑,云沸而不止?!?/p>
(2).比喻氣勢磅礴。 清 劉大櫆 《寄姚姬傳》詩:“一飲百觚芒角生,下筆驅(qū)濤走雷電?!?/p>
釋善珍名句,祭光孝南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