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溫庭筠《古意》
莫莫復(fù)莫莫,絲蘿緣澗壑。散木無斧斤,纖莖得依托。
枝低浴鳥歇,根靜懸泉落。不慮見春遲,空傷致身錯(cuò)。
注釋參考
莫莫
昏昧無知貌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若問以《墳》《索》之微言……古今因革之異同,則怳悸自失,喑嗚俛仰,蒙蒙焉,莫莫焉,雖心覺面墻之困,而外護(hù)其短乏之病?!?/p>
(1).茂密貌?!对姟ぶ苣稀じ瘃罚骸案鹬猓┯谥泄?,維葉莫莫,是刈是濩。” 朱熹 集傳:“莫莫,茂密貌?!?晉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黍稷油油,稉稻莫莫?!?明 何景明 《養(yǎng)蠶詞》:“桑葉莫莫,蠶白滿箔。”
(2).肅敬貌?!对姟ば⊙拧こ摹罚骸熬龐D莫莫,為豆孔庶,為賓為客,獻(xiàn)酬交錯(cuò)?!?朱熹 集傳:“君婦,主婦也;莫莫,清靜而敬至也?!?/p>
(3).猶默默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甘泉賦》:“炕浮柱之飛榱兮,神莫莫而扶傾?!?/p>
(4).同“ 漠漠 ”。塵土飛揚(yáng)貌。莫,通“ 漠 ”。《漢書·揚(yáng)雄傳上》:“《校獵賦》:‘莫莫紛紛,山谷為之風(fēng)焱,林叢為之生塵。’” 顏師古 注:“莫莫,塵埃貌;紛紛,亂起貌?!?漢 王逸 《九思·疾世》:“時(shí)昢昢兮旦旦,塵莫莫兮未晞。”
絲蘿
(1).菟絲與女蘿。《詩·小雅·頍弁》“蔦與女蘿” 毛 傳:“女蘿,菟絲,松蘿也?!?陸德明 釋文:“在草曰菟絲,在木曰松蘿。”后用以泛指藤蘿之類的植物。 唐 陳翊 《郊行示友人》詩:“醉向絲蘿驚自醒,與君清耳聽松湍?!?唐 溫庭筠 《古意》詩:“莫莫復(fù)莫莫,絲蘿緣澗壑。”
(2).菟絲、女蘿均為蔓生,纏繞于草木,不易分開,故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結(jié)為婚姻。《古詩十九首·冉冉孤生竹》:“與君為新婚,兔絲附女蘿?!?唐 范攄 《云溪友議》卷一:“不念糟糠之情,別倚絲蘿之託。” 元 柯丹丘 《荊釵記·受釵》:“愿天早與人方便,絲蘿共結(jié)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譚詩·以詩存人》:“空負(fù)絲蘿約,蘭閨淚滿襟?!?/p>
澗壑
(1).溪澗山谷。 南朝 梁 孔燾 《往虎窟山寺》詩:“蘋荇緣澗壑,蘿葛蔓松楠?!?宋 蘇軾 《虎丘寺》詩:“陰風(fēng)生澗壑,古木翳潭井?!?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二:“作詩多有佳句,其《過潁亭》云:‘九山西絡(luò)煙霞去,一水南吞澗壑流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滑縣之捷》:“賊皆潰散,墜澗壑死者無算。”
(2).指隱居處。 明 陳濟(jì)生 《懷友》詩:“煙霞共照鬚眉色,著述堪娛澗壑心?!?清 顧炎武 《梓潼篇贈(zèng)李中孚》詩:“忽下弓旌召,難為澗壑留?!?/p>
溫庭筠名句,古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狗車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