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儲光羲《漢陽即事》:
楚國千里遠(yuǎn),孰知方寸違。
春游歡有客,夕寢賦無衣。
江水帶冰綠,桃花隨雨飛。
九歌有深意,捐佩乃言歸。
注釋參考
九歌
(1).古代樂曲。相傳為 禹 時樂歌?!蹲髠鳌の墓吣辍罚骸熬殴χ?,皆可歌也,謂之《九歌》。”《楚辭·離騷》:“奏《九歌》而舞《韶》兮,聊假日以媮樂?!?王逸 注:“《九歌》,九德之歌, 禹 樂也?!币徽f天帝樂名?!渡胶=?jīng)·大荒西經(jīng)》:“ 開 (即 啟 )上三嬪于天,得《九辯》與《九歌》以下。” 郭璞 注:“皆天帝樂名也, 開 登天而竊以下用也?!?/p>
(2).泛指各種樂章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千童羅舞成八溢,合好効歡虞 泰一 。九歌畢奏斐然殊,鳴琴竽瑟會軒朱。” 唐 張說 《唐封泰山樂章·豫和三》:“九歌敘,萬舞翔?!?/p>
深意
深意 (shēnyì) 非常深刻的含意 profound meaning捐佩
見“ 捐佩 ”。
亦作“ 捐珮 ”。拋棄玉佩。語本《楚辭·九歌·湘君》:“捐余玦兮 江 中,遺余佩兮 醴 浦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祭屈原文》:“訪懷沙之淵,得捐珮之浦?!?唐 柳宗元 《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寄張員外》詩:“共思捐珮處,千騎擁青緺?!?宋 蔣捷 《賀新郎·彈琵琶者》詞:“捐佩洲前裙步步,渺無邊、一片相思苦。”參見“ 捐玦 ”。
言歸
(1).回歸。言,助詞。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:“言告師氏,言告言歸?!币徽f為我歸。 毛 傳:“言,我也?!?唐 道宣 《續(xù)高僧傳·譯經(jīng)四·玄奘》:“ 奘 少離桑梓,白首言歸,訪問親故,零落殆盡?!?清 萬壽祺 《答武進(jìn)劉十》詩:“亂瘼何畤已?言歸耕墓田。” 清 方文 《舟次三山》詩:“泊泊歲將暮,言歸尚未能?!?/p>
(2).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有“言告言歸”之句,因以“言歸”指《詩·葛覃》篇。 宋 蘇軾 《集英殿秋宴教坊詞·放隊(duì)》:“羽觴湛湛,方陳《既醉》之詩,鼉鼓淵淵,復(fù)奏‘言歸’之曲?!?/p>
儲光羲名句,漢陽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