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二氣中開止晝,當(dāng)三伏里傲炎曦
出自宋代陳著《連山王開詩試子午花四首》:
嫩綠扶疏紅倒垂,紅閒黃染數(shù)莖絲。
牢存本色心為主,懶競時妝面向誰。
受二氣中開止晝,當(dāng)三伏里傲炎曦。
陰崖故國長安路,萬里傾陽共藿葵。
注釋參考
二氣
(1).指陰、陽?!兑住は獭罚骸叭嵘隙鴦傁拢飧袘?yīng)以相與。” 宋 曾慥 《高齋漫錄》:“天地尊位,二氣合而萬物生;日月并明,四時敍而百度正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诰呕兀骸耙远庋裕瑒t鬼者,陰之靈也;神者,陽之靈也。”
(2).二節(jié)氣?!端螘ぢ蓺v志下》:“ 沖之 曰:‘《四分志》,立冬中影長一丈,立春中影九尺六寸。尋冬至去南極,日晷最長,二氣去至,日數(shù)既同,則中影應(yīng)等,而前長后短,頓差四寸,此歷景冬至后天之驗也?!?/p>
三伏
三伏 (sānfú)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。夏至后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,十天;然后是中伏,十天或二十天;再后是末伏,十天 the three ten-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如今是三伏天道,若竇娥委實冤枉,身死之后,天降三尺瑞雪?!?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 專指末伏 the la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炎曦
(1).指熾烈的日光。 唐 韓愈 《鄭群贈簟》詩:“倒身甘寢百疾愈,卻愿天日恒炎曦?!?唐 皎然 《苦熱行》:“炎曦曝肌膚,毒霧昏檐楹?!?宋 陸游 《秋雨初晴有感》詩:“炎曦赫赫尚餘威,冷雨蕭蕭故解圍?!?/p>
(2).比喻高熱。 明 高啟 《驅(qū)瘧》詩:“俄頃水火爭,寒冰繼炎曦?!?/p>
(3).比喻君恩。 清 翁志琦 《反班婕妤<怨歌行>》:“薄俗區(qū)故新,君子秉貞節(jié),炎曦會有時,誰云恩義絶?”
陳著名句,連山王開詩試子午花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