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漏遲遲,銀漢澄澄涼月高;金爐煙燼,錦衾寬剩越難熬
出自元代鄭光祖《【雙調(diào)】駐馬聽近》:
秋閨。
。
財葉將殘,雨霽風(fēng)高摧木杪;江鄉(xiāng)瀟灑,數(shù)株衰柳罩平橋。
露寒波冷翠荷凋,霧濃霜重丹楓老。
暮云收,晴虹散,落霞飄。
。
。
雨過池塘肥水面,云歸巖谷瘦山腰。
橫空幾行塞鴻高,茂林千點昏鴉噪。
日銜山,船艤岸,鳥尋巢。
。
。
悶入孤幃,靜掩重門情似燒;文窗寂靜,畫屏冷落暗魂消。
倦聞近砌竹相敲,忍聽鄰院砧聲搗。
景無聊,閑階落葉從風(fēng)掃。
。
。
玉漏遲遲,銀漢澄澄涼月高;金爐煙燼,錦衾寬剩越難熬。
強(qiáng)啀夜永把燈挑,欲求歡夢和衣倒,眼才交,惱人促織叨叨鬧。
。
。
一點來不夠身軀小,響喉嚨針眼里應(yīng)難到。
煎聒的離人,斗來合噪。
草蟲之中無你般薄劣把人焦。
急睡著,急驚覺,緊截定陽臺路兒叫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玉漏
古代計時漏壺的美稱。 唐 蘇味道 《正月十五夜》詩:“金吾不禁夜,玉漏莫相催。” 宋 楊萬里 《病中夜坐》詩:“玉漏聽來更二點,燭花剪了暈重開?!?清 厲鶚 《拆桂令·題殿畫乞巧圖》散曲:“聽玉漏遲遲五更,拜銀灣脈脈雙星?!?龔騫 《無題》詩:“玉漏有聲沉畫角,金釵無計叩重門。”
遲遲
遲遲 (chíchí) 行動比必要的或有時是想象的更為緩慢,久久不能完成 slow 遲遲得不到結(jié)果 遲緩;拖延時間 delay 遲遲才作出判決銀漢
銀漢 (Yínhàn) 見“銀河” the milky way 銀漢橫空澄澄
清澈明潔貌。 晉 阮修 《上巳會詩》:“澄澄緑水,澹澹其波?!?元 無名氏 《殺狗勸夫》第三折:“卻原來是伴獨坐皓月澄澄,攪孤眠西風(fēng)泠泠?!?柯巖 《天涯何處無芳草》二:“她卻仍然睜著兩只澄澄的大眼望著我?!?/p>
涼月
(1).秋月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移病還園示親屬》詩:“停琴佇涼月,滅燭聽歸鴻?!?宋 蘇舜欽 《和彥猷晚宴明月樓》之二:“緑楊有意簷前舞,涼月多情海上來?!?清 納蘭性德 《河瀆神》詞:“涼月轉(zhuǎn)雕闌,蕭蕭木葉聲乾。”
(2).七月的異名。《事物異名錄·歲時·七月》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纂要》:“七月曰首秋、初秋、上秋、肇秋、蘭秋、涼月。”
爐煙
見“ 爐煙 ”。
亦作“ 爐煙 ”。1.熏爐或香爐中的煙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曉思詩》:“爐煙入斗帳,屏風(fēng)隱鏡臺?!?宋 蘇軾 《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》詩:“暮歸走馬沙河塘,爐煙裊裊十里香?!?清 支機(jī)生 《珠江名花小傳》:“爐煙暗遞浩歌聲。”
(2). 廬山 香爐峰 的云氣。借指 香爐峰 。 宋 梅堯臣 《寄王江州》詩:“何嘗聞堠火,唯是對爐煙。潮到 盆城 否?猶期信可傳?!?/p>
(3).舊時宮殿前丹墀設(shè)焚香爐,后因以指代宮廷、朝官。 唐 無名氏 《元日觀上公獻(xiàn)壽賦》:“趨云陛以陳詞,向爐煙而稽首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燕李錄事》詩:“與君十五侍皇闈,曉拂爐煙上赤墀?!?唐 方干 《送杭州李員外》詩:“必恐駐班留立位,前程一步是爐煙。”
(4).指爐火。 宋 周邦彥 《滿庭芳·夏日溧水無想山作》詞:“地卑山近,衣潤費爐煙。”爐,一本作“ 罏 ”。
錦衾
錦緞的被子。《詩·唐風(fēng)·葛生》:“角枕粲兮,錦衾爛兮?!?南朝 梁 江淹 《學(xué)梁王兔園賦》:“美人不見紫錦衾,黃泉應(yīng)至何所禁?!?唐 溫庭筠 《更漏子》詞:“山枕膩,錦衾寒,覺來更漏殘?!?明 劉基 《楚妃嘆》詩:“錦衾一夕夢行云,萬戶千門冷如水?!?/p>
寬剩
多而有剩余。 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中:“緣物料寬賸,適足以資盜竊?!?/p>
見“ 寬剩錢 ”。
難熬
難熬 (nán áo) 難以忍耐(疼痛或艱苦的生活等) difficult to endure 饑餓難熬鄭光祖名句,【雙調(diào)】駐馬聽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