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姜特立《胡郎中挽章》:
雞窗同隸習,雁塔獨飛翔。
薦牘盈丹戾,封章列皂囊。
錦衣榮梓里,符竹耀江鄉(xiāng)。
三逕方謀適,琴尊忽破亡。
注釋參考
薦牘
推薦人才的文書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一·司徒公歷仕錄》:“公政績甚著,且屢登薦牘,今送杉板,是賄而求薦也,不可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阿文成公用人》:“其拔擢人才,或於散僚卒伍以一二語賞識,即登薦牘,故人皆樂為之用?!?/p>
封章
言機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進,故名封章。亦稱封事。 漢 揚雄 《趙充國頌》:“ 營平 守節(jié),屢奏封章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和夢游春詩一百韻》:“密勿奏封章,清明操簡牘?!?明 張煌言 《上監(jiān)國啟》:“雖傾日有心,而瞻云無路。又懼旁疑他妬,未敢輕達封章?!?/p>
皂囊
亦作“皁囊”。1.黑綢口袋。 漢 制,群臣上章奏,如事涉秘密,則以皂囊封之。《后漢書·蔡邕傳》:“以 邕 經(jīng)學深奧,故密特稽問,宜披露失得,指陳政要,勿有依違,自生疑諱。具對經(jīng)術,以皁囊封上?!?李賢 注引 應劭 《漢官儀》:“凡章表皆啟封,其言密事得皁囊也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“自 漢 置八儀,密奏陰陽,皁囊封板,故曰封事?!?唐 杜牧 《長安雜題》詩之四:“束帶謬趨文石陛,有章曾拜皁囊封?!?明 李東陽 《送董子仁給事使琉球》詩:“歸憶皂囊封事在,殿前風采尚崔巍?!?/p>
(2).指密封的奏章。 宋 梅堯臣 《大風》詩:“ 風伯 有罪五,孰肯進皂囊?!?明 李東陽 《胡忠安公挽詩》:“皂囊繁出入,彤陛儼周旋。” 清 袁于令 《西樓記·檢課》:“官受京畿道御史,皁囊獻替,白簡繩糾。”
姜特立名句,胡郎中挽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萬古傳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