懶磨舊銅鏡,畏見新白發(fā)
出自唐代孟郊《答韓愈、李觀別,因獻(xiàn)張徐州》:
富別愁在顏,貧別愁銷骨。
懶磨舊銅鏡,畏見新白發(fā)。
。
古樹春無花,子規(guī)啼有血。
離弦不堪聽,一聽四五絕。
。
世途非一險(xiǎn),俗慮有千結(jié)。
有客步大方,驅(qū)車獨(dú)迷轍。
。
故人韓與李,逸翰雙皎潔。
哀我摧折歸,贈(zèng)詞縱橫設(shè)。
。
徐方國東樞,元戎天下杰。
禰生投刺游,王粲吟詩謁。
。
高情無遺照,朗抱開曉月。
有土不埋冤,有仇皆為雪。
。
愿為直草木,永向君地列。
愿為古琴瑟,永向君聽發(fā)。
。
欲識(shí)丈夫心,曾將孤劍說。
注釋參考
銅鏡
銅鏡 (tóngjìng) 古代銅制的照面用具。一般作圓形,照面的一面磨光發(fā)亮,背面常鑄花紋。歷代曾有各種形狀和圖案的銅鏡。清代以后逐漸為玻璃鏡所代替 bronze mirror見新
見新 (jiànxīn) 〈方〉∶修理裝飾舊房屋、器物,使之像新的一樣 renovate;renew 把門面油漆見新白發(fā)
白發(fā) (báifà) 白頭發(fā) white hair 白發(fā)誰家翁媼。——辛棄疾《清平樂》孟郊名句,答韓愈、李觀別,因獻(xiàn)張徐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